第(1/3)頁 李太白曾有詩云: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作為穿越客的孫寧雖也曾去過川蜀,但那時的道路早已是天塹變通途,故而對詩中所描繪的蜀道艱難未能體會太深。 但現在,走在那崇山峻嶺間,極其狹窄陡峭,一面臨崖,一面是萬丈深淵的入蜀棧道上時,他才真正明白什么叫“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什么是“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蓮居士詩文多夸張恣意,但卻還是完全抓住了蜀道之兇險難行的精髓,身在其中才能真正明白自然之偉力有多么的可敬可畏。 縱然以孫寧和蕭倩二人之腳程身手,走在這樣的棧道上也是小心翼翼,不敢真把速度給提起來。 尤其是那幾段幾乎是筆直上下,須攀著崖壁步步向前的道路,更是讓從來履險如夷的孫寧都額頭微微見汗了。 相比起來,還是蕭倩這個蜀地出來的人更淡定些,走過一程,還能分神跟孫寧說笑幾句:“怎么樣,后悔從陸路入蜀了吧?若是走水路,還能更平穩輕松些呢。” 孫寧一個側身,躲過突然從上方簌簌落下的細小碎石,又看看前方同樣步履艱難卻依舊奮力向前的同行旅人,口中回道:“可這兒畢竟是入蜀捷徑,路程上可要比坐船快了許多。而且我一直認為水上再安全,也不如自己腳踏實地。” “看來你是怕水了?”蕭倩若有所思地回頭一笑。 “不,我只是在熟悉這邊的道路。”孫寧當即否認,又往遠處眺去,那邊又是一條盤旋高起的小棧道,路看著是更難走了。 蕭倩也沒多作爭辯,又舉起葫蘆喝了口酒,晃了晃發現已然不多,便珍惜地掛回腰間:“就因為這蜀道艱難,自來川蜀就和中原有著相當的隔閡啊。哪怕太平時節,其實西南三地和中原也是往來甚少。” “是啊,所以才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的說法嘛,這兒實在太適合自立一國了。” 孫寧感嘆著,又佇立看向更遠處,雖然入眼還是那一眼望不到頭的崇山峻嶺,可透過那重重山巒,他似乎已看到了沃野千里,可為幾百萬人提供源源不斷后勤供應的巴蜀糧倉。 天府之國,正是川蜀地區的另一個稱謂。 在群山環繞包裹下的川蜀盆地,無論地理還是氣候,卻也是得天獨厚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