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九二章 大一統·軍政分家-《煙冥望阡陌》


    第(3/3)頁

    三師之下以內閣為尊,內閣中設總理大臣一人,尚書令和西臺令使兼領副總理大臣,再由民情院提名六人為副總理大臣,共計九人組成內閣。

    新任內閣總理大臣為趙國公鄧崗、尚書令秦王蒙燼、西臺令使魏國公譚勇,其余四人分別為金陵侯方克明,洛辰侯袁懷英,太原郡公聶桓、遼國公石英、商國郡公涂山胤元、越國侯顧晟。

    同時下設十三部,分別是禮客部、兩院部、國安部、民部、三法部、商部、吏部、工建部、河道部、桑田部、巡防衛戍部、海運部、稽查部,十三部尚書為主官。

    在地方上分設十一行省及三城令,西域行省,治所甘州;隴右行省,治所肅州;雍陽行省,治所漢中;六川行省,治所崇州;詔南行省,治所建寧;云夢行省,治所襄陽;江右行省,治所豫章;江南行省,治所長沙;八閩行省,治所閩州;夜陵行省,治所夜陵城;容桂行省,治所邕州;嶺南行省,治所羊城;同時設成都令,永安令,漢陽令,成都周邊八州為成都治下,舊巴地位永安令治下,以江夏為中心,周邊七州為漢陽治下。

    行省下置四級,州、郡、縣、鎮,行省主官為平章,領尚書銜,行省各司局仿中樞十三部。

    而后蒙琰在長沙再下圣旨,三年內遷都漢陽城,成都降為陪都。

    圣旨下達的三個月后,成都太子聯合新成立的海棠園及內閣再下公告,進行軍制改革,原有的總局及各分局不變,所轄防衛地點不變,但嚴格的將軍務與政務分隔開來,各地行省至郡一級均設大營、衛所,但無詔令不得干涉地方行事,地方也不得無故對軍務參贊。

    同時將樞臺單立出來,與內閣齊平,樞臺主官為樞密使,余賡以樞密使身份兼管總局總指揮。

    同時廢除原有軍銜制,在大宣全軍中施行新軍銜制度,設置十三級將官,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同時設七級軍士,以一級軍士為首,依次而行,一級軍士待遇位同上校,軍士可轉為將官,條件有三,一是考入白澤武院學習,二是民情院或皇帝陛下破格提升,三是立功晉升,由民情院評價。

    對于將官的評定以樞臺為主,海棠園、內閣為輔,兩年完成評級。

    連續三個月的兩輪政務、軍務新政的推行在大宣境內引起了軒然大波,不過卻沒有預想中的動亂發生,尤其是在軍中,大家更在乎的是評價為何等位置,為將官否?將官幾級?這些問題才是軍中兵士更關心的事情。

    而在地方上討論比較多,也是爭議最大的事情就是遷都問題,成都是大宣開國時定下的都城,成都的百姓以及商戶早就認定自己是天子腳下,現在突然遷都漢陽城,不少人都在反對,反對聲中也有很多朝臣,他們在成都已經習慣了,不愿意遷往漢陽城,一時間奏章如同雪花般的飛向長沙行宮。

    “您倒是也看看啊?總不能一直這樣留中不發。”顧清風一邊嘆著氣說,一邊整理如同小山般的奏折。

    “不看!他們這幫人無非就是不想離開成都那個安樂地,遷都就是為了告訴他們,大宣的都城是隨著格局的改變而改變,今日遷都漢陽,未來或許是金陵、西京、洛辰,甚或是幽都都有可能,大宣的天子是守國門的,而不是偏安享樂的!”

    顧清風身子一陣,而后笑著看向蒙琰,“您說的對,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只有這樣,大宣才能長久不衰!”

    /86/86378/31683018.html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省| 丽水市| 东至县| 微博| 新化县| 玛多县| 鄂尔多斯市| 武功县| 甘泉县| 大新县| 滨州市| 洛浦县| 永济市| 乌拉特中旗| 东辽县| 延庆县| 绥滨县| 磐石市| 卓资县| 额济纳旗| 军事| 麟游县| 梧州市| 淮安市| 仁化县| 正镶白旗| 同仁县| 武冈市| 灵璧县| 沁水县| 乐山市| 龙井市| 微博| 来凤县| 藁城市| 龙泉市| 青川县| 通化县| 南漳县| 济南市| 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