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啊? 眾人茫然,有些不解。 如果失敗了呢? 沒人想到,顧修會在這個時候,作出這樣的假設出來。 卻見顧修,此時已經搖搖頭再次開口: “說到底,我終究只是一個七歲大的孩子,我還是一個未成年人。” “無論是體力腦力,很多時候都比不上成年人。” “如果我沒記住路,最后死在村里呢?” “如果我沒點著火,最后被人抓住了,并且賣了呢?” “那個時候,我還是英雄嗎?” “哪怕是我活下來了,我還會以一個小英雄的身份,站在這里,讓大家都挺我說話嗎?” 這…… 孩子們紛紛閉上嘴,思考起顧修話里面的意思。 大人們也都若有所思,一些人甚至已經忍不住點頭。 有人明白了,顧修要說的是什么。 “如果我失敗了,我可以確定,我一定不是大家口中的小英雄。” “我只是一個受害人。” “甚至,可能只是一個自不量力愚蠢的受害人而已。” “為什么會這樣?” 顧修已經再次開口。 他的神色,難得的嚴肅起來: “為什么?” “因為如果我失敗了,那個時候你們會說的是,這個孩子太魯莽了,太自不量力了,太沖動了。” “所以,我不希望你們學習我。” “我在小西村做的事情,我覺得需要的是讓大家思考,而不是讓大家無腦的去學習。” “因為,大家還是孩子。” “還是未成年人。” “還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更加沒有拯救別人的能力。” 說到這里,顧修略做停頓,目光掃過全場。 學生、家長、領導、記者…… 終于,最終顧修將目光,看向了現場電視臺的鏡頭: “無論任何時候,大家應該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見義勇為當英雄固然好。” “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考慮,自己是否有這樣的能力。” “就像我當時發現了小西村有問題,我應該做的是什么?” “是在村子里和村民斗智斗勇,是破釜沉舟一樣的把村子燒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