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陳國自立為帝,在自己手下,在自己的地盤之上可以妄自尊大,可以作威作福的,而他此刻面對的就是閔武彥及其統(tǒng)帥的二十萬大軍。 此時的閔武彥雖然年輕,但無論是與燕胡作戰(zhàn),還是剿除反賊,均百戰(zhàn)百勝,勢不可擋,是繼張虎臣之后,夏的新一代勇將、悍將,被譽為夏之戰(zhàn)神,其麾下萬余精銳,被稱作“勝捷軍”,此時閔武彥又奉詔前來征討,因而陳國不敢托大。 陳國、黃崇麾下兵馬雖號稱百萬,但卻是烏合之眾,精銳之士并不多,大都為普通的窮苦百姓。 閔武彥也未答話,只是略抬了抬手,算是回了一禮。 陳國頓時有些尷尬,有些惱怒,而閔武彥也不說話,只是看著他,看他想說什么。 “名聞天下的閔武彥閔將軍,今日陳某得見,實為三生有幸也!”片刻后,陳國終于開口道。 陳國身材魁梧,聲音洪亮,閔武彥卻是年輕英武,身材挺拔,兩下比較,陳國稍落下風(fēng),最起碼年齡被閔武彥比下去了。 “你陳國亦是名聞天下呢...”閔武彥微微一笑后說道:“攪得天下臣民寢食難安,攪得本帥無法領(lǐng)軍北伐!” “閔將軍,此言差矣!”陳國聞言搖頭道:“將軍無法領(lǐng)軍北伐,克復(fù)故土,乃是上有昏君、佞臣,下有貪官、酷吏,與陳國又有何干連?” 閔武彥聞言頓時有些啞口無言,陳國之言還是有些道理的,上不思進取,下自然仿效,所謂上行下效,就是這個道理,不過內(nèi)亂不休,確實是無法一心一意的北伐,收復(fù)故土的。 這也是閔武彥此次領(lǐng)軍前來剿賊的原因之一。 陳國見閔武彥的模樣,頓時有些心喜,接著開口說道:“陳國本為一名秀才,自幼曾讀經(jīng)史,豈不知忠君許國之理?然為奸佞所迫,不幸刺文雙頰,配于江州??申悋涞饺绱说夭?,仍有人不放過我等,當(dāng)初陳國所謀者,不過為一日三餐而已,卻被酷吏所害,陳某不得以,只有落草為寇。陳某等聚義,只為除暴安良,輔國安民,匡扶正義,只為鏟奸除惡、為民做主而已,天下舉公,萬民均等!閔將軍,你為一名忠勇許國之名將,聲名遠揚,可此時朝堂之上,君昏臣佞,你恐難有作為,不如就此棄暗投明,與陳某共謀大事如何?” “住口!”閔武彥聞言大怒,指著陳國怒喝道:“爾等悖逆之賊,也敢稱忠君許國?也敢稱鏟奸除惡、為民做主?都昌慘案,兩萬余戶,男死女掠,都昌也被爾等劫掠一空,焚毀房屋、良田無數(shù),也是鏟奸除惡、為民做主嗎?等等惡行,數(shù)不勝數(shù),令人發(fā)指!你陳國僭越稱帝,嫖掠良家女子為姬妾,奪取民財,也是鏟奸除惡、為民做主嗎?哼,不過是為了一己之私利而已,你陳國等名為救民,實為害民之賊也!” 陳國聞言頓時臉色通紅,已是大怒。 看漢賊開局,絕不做魚肉。 /103/103920/30654819.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