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夏彭澤湖 彭澤湖又名彭蠡、彭蠡澤等,地處夏江州郡、豫章郡、鄱陽郡三郡交界處,為夏第一大湖泊。 “大將軍,賊軍戰(zhàn)船,賊軍戰(zhàn)船!” 此日夏軍一名小校于一艘巨大的樓船的望桿之上,手指湖面向著夏討逆大將軍閔武彥大聲稟報道。 “三條哨船出,再探!”討逆大將軍閔武彥緊盯著湖面大聲下令道。 北方諸胡躍馬中原,連年大戰(zhàn),使得中原諸地及江南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百姓們鬻妻賣子,卻仍是無法生存,于是江南諸地,舉事者甚眾,其中勢力最大的一支義軍,陳國、黃崇率數(shù)十萬占領(lǐng)彭澤湖,瀕湖置寨,據(jù)湖為險,兵農(nóng)相兼,陸耕積糧,打造車船,練兵水戰(zhàn),與夏朝廷對抗。 夏朝廷為了剿滅陳國、黃崇所部,于是命閔武彥率五萬精兵進剿,加上隨軍州郡兵、民夫等,隊伍號二十萬大軍。 這也就是夏急于與燕議和的重要原因之一。 欲攘外者,必先安內(nèi),燕胡殘暴,大軍南下與夏作戰(zhàn),燕當然是想踏平江南,覆滅南夏,不過燕大軍于牛渚大敗,因而此時燕覆滅南夏是不可能的了,燕胡隨后就轉(zhuǎn)為擄掠為主。 而陳國、黃崇等江南義軍,卻對夏朝廷充滿了仇恨,他們焚官府、城池、寺觀、神廟及豪右之家,殺官吏、儒生、僧道、巫醫(yī)、卜祝等有仇隙之人, 認為殺人就是“行法”,劫財就是“均平”。 陳國、黃崇所部義軍更是扯起來造反的大旗,立朝國大豫,設(shè)官職,官員的名稱、服飾、儀仗等還與夏大體相同...陳國號“東萊圣皇”,黃崇號“圣相”,陳國的龍舟之上還擺設(shè)龍床、龍簟和金交椅等,與夏天子同,并提出了“天下舉公,萬民均等”之口號。 如此,夏朝廷如何能夠容忍?夏朝廷君臣上下將陳國、黃崇等義軍恨得牙癢癢的,欲滅之而后快,因此夏朝廷命閔武彥奉詔領(lǐng)二十萬水陸大軍進剿,欲首先剿滅陳國、黃崇及所部義軍,江南其他的義軍便將會群龍無首,自然就會做鳥獸散了。 閔武彥奉詔領(lǐng)二十萬水陸大軍進剿,連敗陳國、黃崇及所部義軍,但并未傷其筋骨,于是雙方集結(jié)大軍,主要是以舟師為主,此日于彭澤湖之上決戰(zhàn)。 “嗵...嗵...嗵...” “嗚...嗚...嗚...” 陳國、黃崇所部義軍,兩百余艘大小戰(zhàn)船,率先出擊,鼓聲如雷,號角連連,向著閔武彥大軍的水寨逼了過來。 閔武彥命舟師戰(zhàn)船出寨迎敵。 陳國、黃崇所部義軍以五十艘巨大的艨艟戰(zhàn)船為先鋒,率先突陣,而這五十艘巨大的艨艟戰(zhàn)船卻用鐵索連在了一起,義軍士卒于艨艟戰(zhàn)船之上可躍馬,可列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