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八章 輕敵大敗-《漢賊開局,絕不做魚肉》


    第(1/3)頁

    夏毗陵郡丹徒縣牛渚磯

    牛渚磯,相傳古時有金牛出渚的典故遂得名.

    牛渚磯與城陵磯、燕子磯合稱為“大江三磯”,而牛渚磯以其險峻山勢、綺麗風光、眾多古跡居三磯之首,有“千古一秀”的美譽。

    此時的牛渚磯卻與秀麗扯不上半點關系,原因就是燕、夏兩國集兵近百萬在此地決戰。

    燕右賢王,左路大軍統帥慕容望與燕左賢王,右路大軍統帥慕容勃烈,合并一處,兵馬約六十萬上下,誓要擊敗對岸的,夏征討大都督、輔國將軍張虎臣親自統領的十萬夏軍。

    夏征討大都督,輔國將軍,老將張虎臣親自統帥夏最后的十萬精銳并三萬舟師,隔江與燕軍對峙。

    此戰,夏再敗,便有滅國之憂了,夏帝楊亮已經被驚得逃到海上去了。

    雙方大軍八十余萬,于大江兩岸對峙,牛渚磯上空也是陰云密布,大戰一觸即發。

    “當”的一聲,夏老將張虎臣取下頭上的虎頭兜鍪,用力扔在了地上,露出了滿頭銀發。

    張虎臣,夏之良將也!

    老將張虎臣,字武蒙,已經六十有六了,為夏將門世家,其祖張禹為夏開國元勛,到了張虎臣這一代,已是一門六世為將,為夏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

    只可惜張虎臣被佞臣讒言,一直排擠在夏朝廷中樞之外,沒有統兵權,直至夏接連戰敗,有了亡國之憂后,才重新啟用了張虎臣。

    張虎臣忠心耿耿,不計前嫌,統領夏殘軍,奮擊燕軍,并逐漸將戰線穩定在了大江南北。

    張虎臣勇騺而愛士,知難而忍恥,實為燕軍之勁敵。

    此時,老將張虎臣親引八千夏騎兵渡過了牛渚磯渡口,來到了大江北岸。

    此前張虎臣用計,派遣使臣前往燕營,請燕軍退避三舍,夏軍也好與燕軍于大江北岸決戰。

    燕軍當然大喜,以為張虎臣人老昏庸,當即滿口應允了此事。

    夏舟師兇猛,燕軍舟師數次攻打,均告失敗,因而燕軍想渡江攻打夏軍,是極為困難的,此刻張虎臣自己送上門來,燕軍焉有不許的道理?

    燕軍當即揮軍暫退,并打算在夏軍主力渡江之時,半渡而擊,一舉擊敗夏軍。

    張虎臣丟掉兜鍪,緩緩的將一副白娟綁在了頭上之后,擎著一柄丈許長槍,勒著胯下戰馬大聲說道:“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此乃奸佞誤國!廉頗年過八十仍能上陣廝殺,漢之伏波,年逾六旬,馬革裹尸還!老夫今歲六十有六,愿效廉頗、伏波,血染疆場,馬革裹尸還!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吾等愿隨張老將軍,誓死殺敵!”

    “為國為民,死無所懼!”

    八千夏騎兵也是在頭上纏著白娟,一起揮戈大吼道。

    八千夏騎兵隊伍之中,立起來一面大旗,上書一個巨大的“死”字,與廣陵郡一樣,表明視死如歸,與燕軍血戰到底,死戰到底之意。

    “來人,殺賊祭旗!”張虎臣隨后大聲下令道。

    兩名夏軍便將一人押了上來,在旗下將此人斬首。

    此人是夏朝廷大司馬呂齊岳的人,奉命監軍,卻胡亂指揮,掣肘前線將領,因而導致三路增援廣陵郡大軍失敗,從而引起了夏軍中極為憤懣、不滿。

    張虎臣為了激勵軍中士氣,就將此人斬首示眾,但同時也為自己埋下了禍根。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德市| 遂昌县| 华坪县| 鹰潭市| 渭源县| 寿光市| 天津市| 项城市| 新和县| 泊头市| 鄂托克旗| 墨江| 兰溪市| 镇雄县| 巩留县| 承德县| 高清| 体育| 舟曲县| 苏尼特右旗| 合山市| 南澳县| 夏津县| 姜堰市| 民丰县| 乌鲁木齐市| 五家渠市| 广汉市| 平昌县| 绥宁县| 乐业县| 汪清县| 股票| 大新县| 垦利县| 周宁县| 巴彦县| 蒲城县| 承德县| 行唐县| 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