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火炮準頭不高,但也命中了盾墻一處,至少炸死炸傷了十幾個。 正白旗頗為狼狽地匆匆撤退了。 南軍打贏了這場收服鐵嶺郊外的戰斗。 秦靈也早跟遼東巡按張銓聯絡過,此時又在關鍵時刻傳遞消息。張銓說服袁應泰,率領遼陽的6萬大軍出城,做出佯攻建奴老家赫圖那拉的樣子。 作為疑兵騷擾遼陽的鑲紅旗不過6000多人,哪里敢抵擋6萬明軍,嚇得縮回赫圖那拉山區。 努爾哈赤知曉后,知道自己最精銳的兩黃旗,如果長途奔襲鐵嶺,那赫圖那拉就危險了。 所以立刻傳令皇太極、莽古爾泰、阿敏等撤了回去。 萬歷四十八年的冬天。 萬歷皇帝駕崩之后的5個月,熊廷弼離任后的3個月……被他們寄予厚望的南軍,帶來了這場期盼已久的勝利。 ...... 過年了。 前線明軍在袁應泰的努力下,吃好喝好過了一個好年。 袁應泰作為后勤專家,這方面本領無人能及。 再加上東林黨拉攏入伙的大將,朝廷里一堆“正直”為他撐腰,白銀、糧草、軍械、衣被那是應有盡有。 這里面都是銀子,大幾百萬兩銀子。 隨著萬歷駕崩,泰昌繼位直接給了200萬兩。 然后泰昌駕崩,東林黨和英國公挾天啟,把持朝政后要立刻做出巨大功績。 現在又從國庫撥給袁應泰幾百萬兩銀子。 前面的楊鎬、熊廷弼,都不如袁應泰手中錢多。 假設當年薩爾滸拖到夏天,集中更多兵力進攻,雖說不會必勝,但絕不會慘敗。 結果為了省那些銀子,損失數萬野戰主力大軍,丟失開原鐵嶺兩個重要貿易區,又追加投入近千萬白銀。 過去已無法追悔。 此時袁應泰的上奏,把這次勝利大書特書,鐵嶺之戰只占了奏章了四分之一,剩下都是自己率領遼陽大軍,擊敗鑲紅旗的光彩戰績。 殺敵近2000也不寫明是鑲藍旗,這樣朝廷以為是袁應泰對陣鑲紅旗取得的戰果。 報上大勝的結果,東林黨也喜笑歡顏,從國庫花了那么多銀子,半年不到就給出一個拿得出手的結果。 那就繼續花~ 東林黨給袁應泰再撥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