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熊廷弼走前給周敦吉留下了一份秘寶,那就是在遼東這段時間,專門撰寫了方略手稿,以及用兵札記。 交給周敦吉而非他人,其實也是老熊人緣太差,竟然無人可以托付,原想著本想給老助手袁應泰,沒想到一見面昔日老助手脾氣硬了、主意多了,話不投機干脆就不給他了。 周敦吉拿了手稿和札記,回去連夜開始復寫,這些不能給袁應泰知曉,但是可以給二弟三弟和秦靈幾人看,肯定有助于擊敗努爾哈赤。 …… 得到熊廷弼正式去職,努爾哈赤等人大喜。 雖然真打起來不可能怕他,但是老熊防范奸細如鐵桶、小戰得勝不追擊、大戰根本就不打,讓努爾哈赤發揮不出后金的優勢。 現在熊廷弼走了,可以執行暫時小騷擾,示弱于明軍的計劃,讓明君漸漸放松心態、讓袁應泰信心膨脹、讓大明運送更多后勤補給到遼陽沈陽,然后明年直接鯨吞遼東! “傳令下去,讓二貝勒阿敏出擊,只需頻繁騷擾,遇到大隊明軍便退。” “嗻。” 阿敏是自己弟弟舒爾哈齊的兒子。 舒爾哈齊和他長子被自己殺了。 卻因為他的部眾實力很強,所以暫時留著阿敏,還收養阿敏弟弟濟爾哈朗,讓他跟皇太極一起長大。 如此,一來表現自己容人的心胸,另一邊還能讓他的鑲藍旗干這些苦活累活。 等到日后削弱到一定程度,把他留給自己的兒子們,到時候用來鎮壓收編立威,方便后繼者壯大自己的力量。 努爾哈赤已經61了,雖然身子骨非常不錯,武藝在族內傲視群雄,但是終究要考慮后繼者的事情。 三貝勒莽古爾泰,勇猛僅次于自己,又是嫡子,相對來說最矚目他。不過他只學會了自己的勇猛,計策、政治和權謀方面幾乎跟孩童差不多,實在是讓人不放心。 四貝勒皇太極能力全面,非常有政治頭腦,武藝謀略比大貝勒代善還要更勝一籌,武藝雖然不及莽古爾泰,卻也能在自己手里走上十招,綜合能力為諸子第一。 代善不提也罷,他虐待岳托、碩托兩兒,還有其他風聞...... 莽古爾泰和皇太極,這次攻取遼陽、沈陽,就重點培養他們二人吧。 …… 阿敏領了努爾哈赤軍令,心里已罵翻了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