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算準了艾友芝的心理,肯定能讓他燃起對土司之痛和吏治問題的共鳴。 鄒元標也是熟悉西南且耿直有義氣的人,他知曉此事肯定會痛心疾首,想要插手吏部等人員安排。 這樣就觸碰了東林黨其他人的利益,尤其是趙南星,如果自己沒記錯,此人出山后會擔任吏部尚書,比鄒元標的大理寺卿、刑部右侍郎職位更高。人事的事情,趙南星要管,當然不會讓鄒元標“越俎代庖”。 而且另有一層考慮,鄒元標比趙南星先啟用復出,復出后又向天啟皇帝舉薦了趙南星。按照道理,趙南星應該尊重他,對他的意見也要多多考慮采納。但偏偏趙南星比較偏激,會防著鄒元標,所以此計必成。 王宏宇給魏忠賢寫了一封信,就能完成絕殺。 信的內容很簡單,建議任用趙南星,放到吏部尚書的位置上,起到捧殺的作用。 鄒元標先復出職位低,趙南星后復出職位高很多,鄒元標插手人事,趙南星肯定不樂意。 東林三巨頭,一個死了,另兩個開撕,這不就搞成分化了嗎? “我有一個朋友,寫歷史權謀小說的,他告訴我權謀的厲害之處不在于謀略多厲害,而是讓敵人不知道是誰在出手……” 對付東林黨最差的方法就是直接動手抓人,搞個罪名抓住殺頭。 換句話說,后世魏忠賢大殺東林黨倒是果斷,但不夠聰明,還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不值得、效果差、反噬強…… 讓他們自己互相咬,再拉住一部分去打另一部分,還不讓人知道,這才是更聰明有效的辦法~ wap. /93/93015/21190784.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