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軍到了山海關,一路上暢通無阻。 泰昌皇帝剛一登基發了200萬兩銀子,天啟皇帝登基后朝廷也補充給袁應泰幾十萬兩。 包括這支南軍在內,往遼東集結的各軍暫時拿到了軍餉,只不過折扣較多,實際到手比較有限。 幸好陳策、童仲揆、戚金和秦良玉四位主將,都是那種不喝兵血,盡可能優待下屬的將領,所以南軍目前冬裝、軍械、補給基本到位,士氣高昂、一心殺敵。 抵達山海關時已到十月,除了一萬七千南軍,還有甘肅副將梁仲善、榆林副將尤世祿的1萬多人早先幾天抵達。 如此客軍加起來有3萬人,再加上原本駐守山海關的3萬薊鎮、遼鎮兵馬,一時間山海關大軍云集。 幾支兵馬的將領相見,一切如正常禮節,但是兵馬相見,又出現各部自成一類的情況。 “南軍?跑來吃我們的糧、搶我們的功、占我們升職的位置……” “自以為很能打是吧?那小身板有幾斤肉?穿得了重甲、耍得動大刀嗎?” “哎呦呦~你看看,還有女兵呢?怕不是軍營中供享樂的……” 薊鎮遼鎮幾次大敗之后,剩下的老兵多是油滑奸詐的兵油子,招募的新兵有許多是地痞無賴,打仗的本事不行,吹牛和擠兌友軍的本領獨步天下。 四成兵油子配六成地痞無賴,就是把戚繼光找來也沒用。 因為戚繼光也被兵油子差點坑死過。 薊鎮遼鎮現在如此,三邊的精銳會好一些? 好倒是好一些,卻是另一種問題。 “老子在甘肅幾十年,什么苦都吃過,什么敵人都打過,區區建奴不在話下。” “建奴?建奴很強嗎?再強能強過蒙古人?我干掉的蒙古人已經兩只手數不過來了~” “建奴騎兵不如套賊、射箭不如蒙古,人數也不很多,就這還能反了天不成?看我三邊精銳教他們做人~” 甘肅、寧夏和延綏的一些老兵確實身經百戰,但是經驗和技巧相對固化,按照對付蒙古的經驗,對付努爾哈赤肯定會吃大虧。 王宏宇、周敦吉和張神武對視一眼,知道最好想辦法提醒一下這些人,但現在還缺少契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