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葉向高據說快要出山了,我們要怎么對付他?” 在王宏宇眼中,東林分為好幾個派別,是可以分化的。除了地域、師門形成不同派別以外,在行動激進溫和與否也有區分。 趙南星、高攀龍、汪文言和楊漣屬于東林的激進派。這一伙一定會到處借勢擴大自己的勢力,未來肯定會走向對立。 鄒元標、葉向高、黃尊素、左光斗等多數人屬于穩健派。 他們雖然抨擊他人,但也務實做事或熱衷于講學。王宏宇不打算過多樹敵,所以近期不僅不會和這些人發生矛盾,還會盡量保持友好態勢。 還有孫承宗、袁應泰乃至以后的熊廷弼等,屬于被拉攏加入東林黨,多數為溫和派。對于這些人盡量不要發生矛盾,防止他們被進一步推向東林黨核心。 目前的階段要積攢實力,經過之前的經歷,暫時不要高調樹敵。 所以,葉向高短期之內肯定不是敵人。 葉向高當年和熊廷弼,分別彈劾遼東的高淮和李成梁,都是對遼東有真知灼見的厲害人物。再加上他總能穩固局勢,不讓黨爭或者對立者打到撕破臉、刺刀見紅的地步,用這個人可以讓楊漣、汪文言等不那么囂張。 歷史上,魏忠賢把葉向高趕走以后,才和東林黨殺紅了眼。雖然葉向高總是幫東林黨打掩護,但是他在的時候楊漣也不會直接拼命。 甚至魏忠賢被人罵“目不識丁”的時候,氣呼呼找過來時,他還能勸說魏忠賢消消氣,那些言官的話根本不用聽。 王宏宇表示,對于葉向高等這批人,先盡量不要發生矛盾,防止與東林黨立刻進入決戰。 “應對那些人,目前的階段要積攢實力,先在宮中徹底穩住,暫時不要在朝中樹敵。讓東林黨優先對付方從哲等人。我方先把宮中的東林同盟王安除掉,積攢一點經濟與軍事力量,再跟東林分個高下。” 這就是背靠魏忠賢乃至天啟,是借勢積攢力量的最快道路之一。 談好了政治上的嚴肅事,還有搞技術、開工廠、用洋人的樂子事。 魏忠賢知道王宏宇留下十幾個傳教士和西書七千卷,朝廷里保守文官忙著新帝登基后,爭奪權力和官位,草草趕走一批傳教士后,沒有深究那些轉行打工的。 他覺得自己太忙了,根本沒時間去做這些事,于是只占一半股份,并持續出資,其余經營和分紅全都交給王宏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