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沈晏卿當初落戶牛家村的時候,買的這一處宅子地方大,他就蓋了堂屋三間,西側一間灶房,這東側二十來米都空著,盼兒沒來之前就放一些柴火。 盼兒來了之后,她從空間內薅了幾顆番茄種下,又種了一些當季的小白菜、青菜等。 每日灌溉靈泉水,長的蔥郁茂密,籬笆圍墻下種了幾顆牽牛花,綠油油的瓤子彎曲著往上爬,有幾只嘰嘰喳喳的小雞悠閑的跑著捉蟲子。 這樣溫馨的田園生活很不錯,風輕云淡適合養老。 盼兒以前的愿望就是過上這樣的生活,而如今真的過上了,她在滿足之后更加希望多多賺錢。 她家里的這幾個小家伙,要穿好的吃好的,給他們最好的生活。 張嫂子一行人下午按時到來。 二寶去山上砍柴了,四寶五寶在院子里玩鬧,福寶吃過了奶膏后,呼呼大睡。 盼兒帶著人來到灶房內。 將面盆里的面放在案板上,一團的白生生面機子,切成巴掌快的,張嫂幾個人就跟著盼兒操作。 案板上全都是小機子,用搟面杖搟開,放在平底鍋內烙個半分鐘,看著雙面不沾鍋的情況下出鍋,放到另外一口灶臺上炕。 因為設備不先進,盼兒便做了一個遠行的桶狀,放在火上,將鍋盔放在兩邊慢慢的烘炕,一點點的表層酥軟焦黃。 一個個的熟了之后,張嫂驚訝道:“竟然還有這樣的做法。” 酥軟焦黃還一層一層,加了五香粉香味俱全卻不膩口。 接下來便是張嫂、荷花、牛五奶奶親自操作,都是家里灶臺邊轉,雖然做法不一樣,可看一遍做兩次便都會了。 幾個人忙活了一下午,整整做出來一百五十個。 看著一筐筐的鍋盔饃,幾個人臉上都是笑容。 原來真的能憑借自己的雙手賺錢,她們不是只會生孩子的工具。 看這兒天色不早了。 幾個人還得回家做飯,便要離開。 盼兒回屋,裝了三個小袋子,一個袋子里裝了三十文錢,走出屋,笑著給三個人:“拿上,祝我們天長日久!” 三個人紛紛拒絕:“這咋行,不行不行!” 她們能跟著盼兒學做鍋盔饃已經是天大的福氣了,咋還能要錢呢。 盼兒執意要人收下,三人無奈之下,收了銀子,心里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好好的跟著盼兒姑娘干。 看著三個人離開,盼兒將鍋盔饃放進了空間內。 煮了玉米粥,薅了把小蔥,涼拌了一碟豆腐,四寶敞開了肚皮吃個歡快。 五寶則是細嚼慢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