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一月初九,乃是鎮北公府老夫人的生辰。 今年雖不是整壽,但這是侯爵府升為公爵府的第一個大喜事,老夫人的壽宴辦得很是隆重。 李昭作為老夫人的外孫,自然是要去拜壽的。 于是在后院被冷落了大半年的寧越瑤終于盼來了大表哥。 “妾身給王爺請安。”寧越瑤如今越發老實規矩了,連表哥也不敢喊,她實在太害怕再被李昭這樣冷落大半年了。 李昭上下打量她一通,見她穿著一身用寶藍色的織金云錦做的衣裙,點頭贊賞了一句:“今日這身不錯。” 寧越瑤不敢得意,只低頭道:“祖母壽宴,妾身怎么也要打扮得體的。”忽而她又抬頭往李昭身后瞧了瞧,道:“王妃不去么?” “她身子不適,就不去了。” 李昭淡淡說了一句,轉身朝屋外走,寧越瑤身邊的嬤嬤趕緊將還未烤熱的斗篷給側妃披上,寧越瑤一邊給自己系著斗篷的系帶,一邊快步跟上李昭。 宋清月不去,她心里既高興,又不舒服。高興她能跟表哥單獨待一日,不高興宋清月對自家輕慢的態度。 宋清月現在打算徹底擺爛,做一個“看不慣又干不掉的技術大牛”。 李昭這頭惡狼的馴化已經差不多了,她覺得自己現在可以活得稍微隨心所欲一點了。 等軍事學院建立起來,朝廷有能力自己培養只忠于國家、忠于朝廷的軍官、士兵之后,不管是寧家還是徐家還是什么房家、劉家的,重要性就會大大降低。 寧家老太太? 那老太太……大節上好歹算個女英雄,宋清月不想評價她。 封建帝制時期的軍民關系是極為緊張甚至是對立的關系。 這是個沒有“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年代,為將的多半為了家族,為了功勛,為了地位;當兵的多半為了混口飯吃。 所以很多將軍雖然英勇地擊退了外來入侵者,可同時他們也干著侵吞軍戶良田、吃空餉、劫掠百姓的勾當。 每當大軍過境,一旦糧草供應不及時,大軍就成了強盜土匪,就地將百姓劫掠一空的事情屢見不鮮。 “軍民一家親”的事情,也是只有到了共和國時代才有的事。 一個國家,只提忠君,卻不提愛國,凝聚力和戰斗力就都會差一大截。 這么想著,宋清月就特別想去火器營看望看望二哥哥。 正好,她也在家悶了這些天,是時候出去透透氣了。 白嬤嬤想勸阻來著,但是宋清月哪里是會聽勸的,她讓墨扇備上幾大盒點心,然后帶上鳳七鳳九還有曾茂枝他們就出發了。 火器營在城北,現在一共有一萬人。 相當于一個衛統的兵力。 這一萬人里面,炮兵有一千二,滑膛槍起兵兩千、步兵兩千,而線膛槍的使用更加側重精準度,槍身更長,也更重,不太方便在馬上使用,所以用線膛槍的目前都是步兵,有一千人。還有四千人是李昭挑了個頭高,身體素質好的過來加強身體訓練卻還沒有分類的。 原因也簡單,因為槍和炮還沒造出來這么多。 訓練用的炮彈和子彈的生產力也跟不上。 所以說,其實李昭當初就是靠著這么區區幾千人的火器營打得七萬陳家軍丟盔棄甲,四散奔逃,可見跨時代武器的戰斗力能有多可怖。 照理說,火器營絕對不是普通人可以隨便進的地方,宋清月原本以為自己只能在營外把二哥哥叫出來說幾句就打道回府呢,誰知道曾茂枝這廝手里頭竟然有汪公公的令牌! 于是宋清月就這么帶著幾個丫鬟暢通無阻地進了營! 因為今日的行程乃是臨時起意,宋辰旭不知道宋清月要來,他還在校場上跟著士兵們一塊做障礙跑訓練呢! 就是這樣叫宋清月看得習以為常的訓練,卻不是其它軍營里能看到的景象。 因為這年頭就算是當兵的,也鮮少有可以真的吃飽飯的。只有皇帝陛下私人小金庫供養的火器營,才能拍著胸脯驕傲地讓士兵們敞開了肚子吃,說一句:“管夠!”。 其余軍營里因為士兵們常年處于半饑半飽的狀態,所以訓練的時候需要避免類似長跑這種消耗量大的運動。 火器營的營長就是傅乘風,因為線膛槍射得特別準,而被派來做火器營的營長。 這位一直跟在李昭身邊,是少數幾個知道這位晉王妃到底是個怎樣的狠角色的人,因而對宋清月的態度恭敬極了,不敢有一絲怠慢。 “王妃怎么親自來了?有什么要給宋二公子的東西,差人來送就是了。”傅乘風親自給宋清月端茶倒水,伺候得很是殷勤。 宋清月看著杯子里的茶,嘆口氣推開了,道:“我這不是在府里悶得無聊了,才突然想起過來看看嘛。傅侍衛可別嫌棄我。” “哪里會嫌棄您,王妃娘娘說笑了。”他有些遲疑地看了看被宋清月推開的茶,心里嘀咕難道是嫌他的茶不好?他可是把皇帝御賜的茶都拿出來了!平日里他自己都舍不得喝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