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萬個我們為什么如此…… 都是田壟里刨食的苦哈哈,大家對新軍教官說的這一套非常認同。 李自成最喜歡的是一首歌,一首用血肉鑄就長城的歌。 他越學,越唱,越上頭! 接受多次學習和教育后,李自成便把他所學習的知識,教給他治下的移民百姓。 百姓很是認同這種思想。 不認同? 那就是你腦子有問題。 該治! 就這樣,李自成在遼東過日子了。 時間長了,認識的朋友也多了。他跟張獻忠、高迎祥等人聊天投緣。 大家脾氣都很豪爽,關系也越來越好。 后來,李自成還認識幾個來頭大的人。 如大明老朱家的子孫,靖江王朱履佑。 李自成剛一開始聽說這人是王爺后,真的害怕得跪地磕頭。 后來混熟了,感覺那樣! 因為這些王爺跟他做的工作一樣。 還有,跟靖江王朱履佑一樣的大明王爺可真不少。 他在遼東待了幾個月,硬是見了三十多個。 這些王爺們沒有高傲的架子。 他們主要學習的是耕種技巧,種植技巧,管理技巧。 李自成曾套過他們的話,聽他們說明年開春后帶大部隊朝北方前進。要跨越萬里路程,抵達新大陸開荒疆土。 藩王們說到新大陸就可建立藩國。 靖江王強烈要求李自成、張獻忠等人跟過去! 他們很心動。 …… 時光悄然流逝。 大明朝自從解決了所有外患,便凝聚力量,進行耕種和百姓遷移工作。 因為一系列免稅措施,和不惜一切代價從安南,南洋等國求購的糧食,糧食危機暫時得到了緩解。 雖然有不少文官感覺崇禎皇帝下令讓大明小吏當更大的官太過驚世駭俗。 但一個災年需要特事特辦,就暫時壓下文官不滿。 崇禎元年算是開了個好頭。 大明百姓有了統治者關心,定有更多百姓活下去。 正史上,崇禎初年的大明朝實際上朝局還算不錯。 可惜因為朱由檢這個小屁孩加二愣子亂彈琴,殺了魏忠賢后又大肆株連依托魏忠賢的閹黨。 殺的派系官員多了,讓東林黨再次崛起,導致嘴炮東林黨越來越大,后期更是黨爭不斷! 繡春刀世界的歷史,除了魔改崇禎弒兄。其他的大部分還是按照歷史進程前進的。 魏忠賢還活著,依附他的閹黨不少,大明朝堂派系不少。 大明朝堂的派系,也討厭東林黨。 沒辦法,東林黨人一家獨大,大家只能抱團取暖。 這叫朝有外敵好,思想好統一! 在朝堂當差的大明官員雖然問題多多,但懾于魏忠賢和崇禎的刀子鋒利,不敢造次。 所以朝堂的政令還是能下發過去。 就是貪官消耗過多,錦衣衛跟東廠番子的鋼刀殺官都快殺麻了! 殺的多了,招募的官員多了,吏治卻是清明了不少。 這算是個好事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