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難道大明真的如這些域外來客所說,有亡國之禍? 信王看著那顧秉謙一臉衰樣,滿心快意的同時也有驚詫之感! 200萬兩啊,他一年的侍奉才幾萬兩,皇兄雖然一直做木匠活,但也不富裕。 這200萬兩都可以供應遼東幾十萬將士的半年薪資了。 …… 穆思月看天啟皇帝跟信王若有所思,嘴角揚起笑容。 隨后,她調轉火力,對著左都御史趙南星說道: “趙大人對吧,你說你這左都御史的差事倒是清貴!可你怎么有那么多錢呢?” “我看看,哦吼~身家十二萬兩啊,家中良田上萬畝!你要說是百十年代的積累嗎?可你這一品大員的免稅田好像只有1000畝吧?為什么你剩下的近萬畝良田都不交稅啊?” “咦,你孫子好風流啊,居然在怡紅院贖了幾個花魁,我看看,霍~花了1萬兩白銀,這白銀從何而來?” 七老八十的趙南星臉色,頓時跟顧秉謙一樣紅了。 穆思月又看向六部中的人。 一條條關于他們的信息,都從穆思月櫻桃小口中說出。 每說一人,這些人的臉色就變得不太好看。 如此說了十來個人后,穆思月才停止說話:“自古以來,上行下效,連滿朝諸公都如此貪婪,更不要說下方的士紳小吏了。” 文武跟勛貴沉默了。 信王跟天啟皇帝,還有一幫公主,皇后,嬪妃聽著穆思月的講話,不見他們的反駁,他們神色更是奇怪! 如信王憤怒,天啟詫異,張皇后則心驚胸1顫! 勛貴貪婪是大明都知道的潛規(guī)則。 但是通過穆思月的講述,文臣跟皇帝大家才發(fā)現(xiàn)這些勛貴已經(jīng)徹底成為了蛀蟲了。 最低的伯爵身價都有上萬畝田產(chǎn),家中資產(chǎn)更是以五十萬兩起步。 大明朝的滿朝諸公也不是善于之輩。 雖然偶有一兩個清官,但九成都貪。 也許文官認為京城居,大不易,清流們是如何說自己是如何清苦的。 但隨著一個個大明的大佬穆思月一一揭露之前的齷齪事情后,頓時變成了臭不可聞的粑粑。 上行下效,下方吏治清明與否,可見一斑! 講述了差不多了,陳愛國點點頭,穆思月退回后方。 “好了,這就是吏治崩壞的一點:貪婪,吏治崩壞最危險的除了能對國家法理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傷,還會讓民眾失去敬畏和不信任之心” 陳愛國嘆息道。 “吏治是根本,當大明吏治都崩壞后,徇私枉法和錯案冤案如過江之鯽一般多。而借用法律漏洞之事必定屢禁不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