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那虛堂懸鏡下,扶鸞觀仙童凌霄子直言無頭鬼已被祖師伏誅,眾人皆言不信,東家喳喳,西家慫恿,縱使泥菩薩也生三分火氣!” “扶鸞觀主隨即使仙童請仙降乩!各位看官若問何為請仙降乩,這可得好好盤道盤道……” 清水縣悅來茶樓里,說書人說得那叫一個抑揚頓挫,好不精彩! 偏偏說到興奮處,戛然而止,顧左右而言他。 氣得聽書人直拍桌。 經(jīng)驗老道的聽書人,聞弦歌而知雅意,紛紛銅錢打賞,噼里啪啦,灑成銅雨。 其中更有一位中年不羈道士,竟丟上一枚碎銀,引來說書人連連作揖。 待飲了香茗,潤了口舌,言簡意賅解釋了請仙降乩之后,說書人啪的一抖紙扇,再次口若懸河起來。 “……卻說那凌霄仙童請仙降乩之后,最先責(zé)備的竟是扶鸞觀主,直言濟(jì)世救人之道,豈是街頭雜耍?” “堂中又有人言,此為口技者也!” “不料,仙童聞言竟虛空拔出一口仙劍,那仙劍未出,便聽龍吟虎嘯……” 說書人說到這,滿堂寂靜。 不少人雖然早就聽過這個起于清水的故事,但同樣故事,經(jīng)那不同人之口,便是天壤之別。 一時竟入了神,恨不得自己便是扶鸞仙童,拔仙劍,斬頑愚。 茶樓雅座上的豪氣道士,更是閉上眼睛,細(xì)細(xì)聽著,聽到妙處搖頭晃腦,恍如不知那言辭之夸大。 不知多久,說書人終于講完“扶鸞請仙禳頑愚,衍真老道撫人心”這回書,目光下意識尋那打賞豪客? 不想那不羈道士,已然悄然起身,抱劍離去。 這倒是引得說書人頗為遺憾。 且說這中年道士出了酒樓大門之后,瞧著人來人往的大街,目光忍不住看向扶鸞觀方向。 “好一個拔劍斬頑愚!愚弄之術(shù)端是了得,只是衍真道友為何幫其圓場?” 中年道士想不通。 他乃清微宮弟子,道號德宏,來清水縣也有些時日。 目的自然是調(diào)查重石子之死真相。 通過這段時間走訪調(diào)查,他已然圈定了嫌疑人,可是其中的一個細(xì)節(jié),卻令他有些搖擺不定。 這個細(xì)節(jié),便是衍真道友。 衍真舍生取義,兵解出陰神,又跌而為聻仙,斬那五甲大妖,已然轟動各大道門。 其之品性,無人懷疑! 也正因此德宏道士才會搖擺不定,想要從無數(shù)版本中找尋關(guān)鍵線索。 可惜,查得版本越多,他便越迷糊。 “……或許是該登門拜訪了!” 德宏道士微微吸了一口氣,定了定心神,旋即邁步向扶鸞觀行去。 wap. /109/109794/28452933.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