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傳聞,修至大乘境界,袖里可藏乾坤,掌中可存日月。 扶鸞祖師爺可憑空取劍,想來應該掌握了這門道術。 這意味著扶鸞祖師爺,極有可能獲得了一門道法傳承。 這也是天寶方丈所言“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的真正含義。 當然,這只是天寶方丈的猜測。 然而即便如此,莫川聽完依舊心虛至極! ‘這下裝逼裝大發了!’ 一時間,他竟有些憂心扶鸞觀前景。 正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他只希望扶鸞老道能夠謹小慎微,莫生事端。 聊完道術,莫川又打聽修行之法。 須知,相同道術,落在不同境界修士手中,威力自然也截然不同。 便如那壺天之術,不入流修士掌握,最多藏些私人物件; 若是大能修之,可辟洞府、創乾坤。 面對莫川的打聽,義乾道士直搖頭: “《道德真經》有言,大道好生,誘人垂法,千門煉性,萬行修心,天衍三千,擇一而行。道門的修行之法,浩瀚若繁星,不好說,不好說。” 莫川有心追問其所修行的“朝真拜斗秘法”,仔細想想,還是算了。 道門講究傳承,哪能輕易授法? 除非他拜人為師! 這點,他倒無所謂,只怕義乾道士不收。 思緒流轉之際,他干脆又向天寶方丈打聽起佛法。 “怎么?道友想轉修佛法?” “莫非不行?” “哈哈哈,都是修行,有何不可?禪宗,可引佛入道。道友,引道入佛,未嘗不可。說不定,這也是天衍三千大道之一。” 天寶方丈一臉意味深長。 莫川心中一動,隱隱猜到天寶方丈意思,怕是多少有幾分窺覬云極觀道法之意。 “不知這佛法怎么修?”莫川問道,一副不見兔子不撒鷹。 “這得看道友是何種性?” “種姓?”莫川下意識想到了三哥。 “佛法本無邊,只渡有緣人。” 在天寶方丈解釋下,莫川終于理清幾分佛**廓。 不同于道門有三千大道可選。 佛要修法身,法身有五性,分別是: 凡夫種性、聲聞緣覺種性、菩薩種性、如來種性、外道種性。 種性決定未來果位! 例如,菩薩種性,果位最高菩薩。 不過,天寶方丈又言,種性可隨佛法精進轉換。 莫川問天寶方丈是何種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