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泰山封禪二-《開局我成為大宗師》
第(2/3)頁
封禪的實際意義是什么?前朝有典籍說:“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制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
還有經典儒家典籍說:“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報群神之功。”這似乎純粹出于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對佑護之功表示答謝,當然更要報告帝王的政績如何顯赫。
封禪的具體儀式富有象征性。前朝有專門記載說:“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禪梁父之基,廣厚也;刻石紀號者,著己之功績以自效也。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報天,附梁父之阯以報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
《朱雀通義》云:“祭天則燔柴也,天謂日也;祭地,祭日,祭月也。”
原來封禪的種種目的與象征,都包含著一層更為深潛的意識:溝通天人之際,協調天、地、神、人之間的關系,使之達到精神意志與外在行為的和諧統一。
這些實際和象征意義可以說是很多開國皇帝進行封禪儀式的最終目的,但是又不是全部目的,因為以往的所有開國皇帝,他們從來沒有一個修為達到了大宗師境界,進行封禪儀式還有一個效果,那就是得到上天也就是天道的賞賜,對他們這些開國皇帝來說,沒有多大作用,而那些輔助他們奪取天下的人當中也是有大宗師的,只是這些人又都不是取得天下的主要貢獻者,這就造成了一個尷尬的現象,很少有大宗師可以憑借輔佐開國皇帝奪取天下的功勞突破到陸地神仙境界。
當然,很少也并不是沒有,只是有記載的成功數量很少,但是哪怕是成功率不高,這也是大宗師可以順利突破到陸地神仙境界少有的途徑了,比起依靠自己的努力,或者自身的天賦突破境界,要好很多,有史以來,有記載文字以來,還真的從來沒有哪個大宗師武者是憑借自己努力突破到陸地神仙境界的。
這也讓江湖武林中有一個很流傳很廣的傳說,那就是從大宗師到陸地神仙,就是人和神仙的分別了,上天一般不會允許這樣的存在出現,也就是人如果不能得到上天也就是天道的允許,人就不能成為陸地神仙,這也是為什么那些大宗師會積極地參與天下爭霸的重要原因了,而且每次大爭之時,大宗師都會親自下場參與。
這次葉桓進行泰山封禪儀式,自然是要象征意義,也要實際意義,并且更加重視實際意義,只是他也不敢肯定自己就一定可以得到天道的賞賜,他讓自己的女人和孩子們都來泰山,就是打著如果真的有天道的賞賜,哪怕他突破不了境界,他的親人們應該也是可以得到好處的。
這也是有歷史記載的,跟隨開國皇帝進行封賞儀式的人當中,越是跟皇帝關系親近,得到的好處就越多,他們未來幾十年內會很少生病,身體也會比一般人要健康很多,武者修煉的速度也會變快,突破境界也會事半功倍,可以說好處多多,不過最大的好處就是皇帝得到的。
從皇室行宮到達上山的山路,路程并不遠,只有幾里地罷了,隊伍很快就到達了上山的山路,到達泰山山頂有兩條山路,一條就是只有供人走路爬山的臺階,另外一條可以供馬車上山的平坦道路,這條平坦的上山路還是大漢帝國建立以后修建的,要不然沒有水泥這種建筑材料,根本就不可能建造一條上山的平坦道路。
這次皇帝舉行的泰山封禪儀式,他們自然不可能乘坐馬車上山,為了表示對上天的虔誠,他們要一步一個腳印走上去,這也是禮部制定的禮儀。
從馬車上下來,皇帝葉桓牽著皇后李云瀾和太子葉乾坤的手,看著山路兩邊舉著火把站立著的禁衛軍,長長的火把通道從山腳延伸到了山頂上,宛如兩條巨龍般匍匐在泰山上,他大手一揮下令道:“上山!”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阳市|
泸水县|
自贡市|
呼伦贝尔市|
颍上县|
昭觉县|
正镶白旗|
威信县|
东明县|
资源县|
怀仁县|
南康市|
万载县|
西吉县|
成武县|
临沧市|
和田市|
阿坝县|
柯坪县|
黑龙江省|
吉首市|
绥江县|
镇康县|
临沭县|
婺源县|
宁化县|
江阴市|
冕宁县|
曲水县|
射洪县|
卓尼县|
富川|
安乡县|
通州市|
南投市|
静宁县|
江门市|
绥芬河市|
贵南县|
安阳县|
清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