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十六章 閑逛-《開局我成為大宗師》


    第(1/3)頁

    周原,一個從東州逃難到遼西郡的普通災民,說他普通是因為他一家只剩下他和自己的妻子,父母在水災中淹死了,孩子在逃難的路上餓死,但是他有點不普通,這是因為他讀過幾年書,也可以說是讀書人,在老百姓當中讀得起書的一般都是家有一定的資本的,要不然單單是買文房四寶就可以讓普通的老百姓一家耗盡一生的積蓄,這不是開玩笑的,在古代讀書是一種很奢侈的事情,有一句話說的窮文富武,但是在這個窮也只是相對于那些權貴世家來說的,不是說窮人可以讀書,在這個世界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老百姓都是文盲,去集市買東西能夠計算一般的數字就很了不起了。

    本來周原一家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家里的老人和妻子耕種自家的幾畝地田地,自己在縣城里的一家店鋪里當掌柜,每個月的月薪有半貫錢,他們一家的生活還算過得下去,誰知道東州會發生百年難得一遇的水災,再加上人禍,整個東州瞬間變成了老百姓的地獄,那些權貴世家的天堂,權貴世家和官員們趁著天災大肆撈錢,大肆侵吞農民的土地,逼得一部分人起義,不過大部分的老百姓只能逃難去其他地方,周原一家就是聽說遼西郡大量招收流民,他和妻子才帶著孩子去遼州,誰知道自己的孩子沒有被大水淹死,竟然在路上餓死了,路上能吃的東西都被災民吃完了,只有到了遼西郡的邊界處才有遼西郡的官府人員設置的粥棚。

    周原夫妻倆最傷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沒有堅持到遼西郡就餓死了,不過就算再怎么傷心痛苦,生活還是要過下去的,來到遼西郡后,在官府的安排下,他加入建設新城,而他的妻子被安排到去開墾荒地去了,人活著就有希望,而且遼西郡的官府對他們簡直好到過分,每天他們除了工錢外,還有免費的三餐吃,官府甚至承諾只要工程完成后,他們在遼西郡安居落戶的話,那么每家每戶當中每個人可以分到兩畝地,不管是一歲的孩子還是八十歲的老人都有份,這個政策一經頒布,災民成為夫妻的人瞬間就多了不知道有多少,還有很多孤兒和老人這些人都有人掙著養,要知道一個人口就是兩畝地,在古代對于老百姓來說土地就是最重要的,有時候兩個村子為了一丁點土地都能發生大規模的械斗,所以為了兩畝地供養孩子和老人,他們也在所不惜,而且葉桓為了防止有些人鉆漏洞,所有的操作都要登記,田地都是實名登記,想要轉讓或者買賣都要到土地局登記,這個土地局是葉桓的一個手段,這是為了防止以后會有大量土地被權貴世家兼并。

    從來沒有哪個官府會對普通老百姓這么好的,周原和其他很多人都一樣,原先以為遼西郡的郡衙只是為了哄騙他們干活,看在每天的工錢和每日三餐的份上就算以后分不到田地也不錯,畢竟他們雖然只是普通人,但是也沒有聽說過會有官府免費分田地給老百姓,官府不向他們征收苛捐雜稅就算好的了,還能免費分田地給他們,很多人都當做笑話看待的,他們完全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相信天下有這樣的好事。

    誰也沒有想到在新城建好后,在他們去民政局這個新開設的部門登記好后,他們都拿到了一份田地證明,民政局的官吏說這是土地證,有些人被分到新建好的三十個村莊里,可以得到免費的房子,有些人除了分到田地外,他們還被分到了新城里住,也可以得到免費的房子,于是接下來就發生了上文所說的很多單身男女都在民政局里登記成夫妻,如果不是官府有規定,每家每戶最多只能領養兩個孩子和兩個老人,可能這些眼睛都發紅的老百姓會為了孤兒和老人發生打斗事件。

    周原帶著自己的妻子先去民政部登記戶籍,然后拿著發的土地證去土地局登記,有官吏在土地證上給他們標記他們的分到的土地面積和位置,接下來他們就可以回到自己分到的村莊去了,不過他們沒有先回去,他們想要去新城的孤兒院和養老院那里領養自己想要的孩子和供養老人,不過這些都要通過民政局的同意。

    ......

    “高明啊,老大,你的這個方法不僅解決了那些孤兒和老人的問題,而且還能讓他們心甘情愿的。”張輝看著興高采烈地拉著小孩和老人進進出出的人群,他動作夸張地對著葉桓豎起來拇指。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马县| 珠海市| 阜新市| 大厂| 隆林| 贺兰县| 天水市| 读书| 米泉市| 麻城市| 乌鲁木齐县| 梅河口市| 林甸县| 同德县| 天门市| 太谷县| 咸阳市| 新昌县| 北辰区| 南平市| 大港区| 汪清县| 漳浦县| 陆良县| 东乡族自治县| 揭东县| 望江县| 永仁县| 策勒县| 逊克县| 寻乌县| 萍乡市| 崇义县| 闵行区| 舞钢市| 信丰县| 尤溪县| 南雄市| 嘉祥县| 庆云县| 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