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西漢水-《唐梟》
第(1/3)頁
西漢水,發源秦州齊壽山,河水出秦州入成州。
祁山就在成州,由成州流入興州境內的嘉陵江。
當年,韋扶風抵達漢中,在興州的順政縣登舟,通過嘉陵江水道南下開啟立業之途。
興州也可以乘船去往隴右,沿著嘉陵江支流西漢水,逆水抵達成州。
諸葛亮為什么北伐出祁山,一是魏國對隴右的統治薄弱,二是有水道運載輜重糧草。
蜀國北伐的最大軟肋是軍糧供給,十萬大軍的消耗驚人。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事主將無論多么善戰,也要先解決軍糧給養。
蜀地難行,運載軍糧的效率太低,而水道的運載,一只船相當于幾十車的效率,人力消耗也是不多。
故此,諸葛亮采取出祁山的戰略,利用嘉陵江和西漢水運載軍隊后勤。
立足隴右之后,可以吸納羌人,戰馬,之后與漢中形成犄角出擊進取關內。
隴右在地勢上制高關內,漢中和巴蜀。
西漢水發源秦州,秦州還有赫赫有名的渭河,渭河自西向東流過八百里秦川。
戰略上,渭河能夠運兵載糧,順流而下占據兵貴神速的優勢,甚至能夠進入黃河,挺進中原。
韋扶風河東之行,借兵奪取朔方和涼州,當初的打算是南北牽制鳳翔軍和邠寧軍。
隨著五伯父進取會州和蘭州,韋扶風的戰略想法有了新的延展,盡力的支援隴右地盤。
支援隴右最合算的策略,就是借鑒諸葛亮出祁山的古道,陸地運輸的損耗太大,途徑長安一帶或遭劫奪。
韋扶風曾經想過,若是長安被敵對占據,他只能寄望河東軍出兵驅逐,也想過與潼關軍韓建聯盟,但與韓建聯盟的可能性很小。
韋扶風推測韓建的未來,歸降宣武軍朱溫的可能性最大。
弱者只愿歸屬最強者,宣武軍朱溫儼然已成大勢,有朝一日大軍西進關內,潼關軍韓建首當其沖。
韓建也可以抉擇歸屬河東軍,但河東軍的李克用是沙陀人,河東軍的勢力日漸不如宣武軍。
韋扶風曾經想過先發制人,意圖聯合李克用奪占潼關。
三思后打消了念頭,河東軍占據關內的東大門,對于韋扶風而言是柄雙刃劍。
李克用其人索求無度,一旦占據韓建的地盤,金州治下淪為附庸河東軍。
若是不愿滿足河東軍的索求,河東軍必然翻臉相向。
另外,河東軍占據潼關,或許引來宣武軍朱溫的西進,也會引發鳳翔軍李茂貞的恐慌敵視,后果造成關內亂戰。
奪取了蘭州,韋扶風延展另一條南北通路,利用嘉陵江和西漢水溝通隴右和渝州,形成商業和軍事互動。
水道的一段雖說被鳳翔軍占據,韋扶風大軍北上隴右,鳳翔軍想要攔阻很難。
一是鳳翔軍的主力在西川。
二是水軍在嘉陵江中上游用武之地有限,鳳翔軍不值得建制樓船水軍。
韋扶風治下水運昌盛,短期內集結數百艘船只載兵北上。
一艘帆船承載水手兩名,十名士兵,加上輜重,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
萬戰兵的船隊行駛在開闊的嘉陵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黎县|
花莲县|
铜鼓县|
丰原市|
荥阳市|
新宾|
九江县|
哈密市|
闻喜县|
中方县|
武安市|
济宁市|
子长县|
霍林郭勒市|
万全县|
临泉县|
金塔县|
车险|
嘉善县|
新安县|
鹤庆县|
荃湾区|
广灵县|
黑山县|
集安市|
思南县|
延长县|
揭东县|
通江县|
江北区|
隆昌县|
惠东县|
英山县|
平阳县|
镇安县|
宁南县|
信丰县|
镶黄旗|
临潭县|
龙游县|
留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