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呵呵,說吧,你準備讓他做什么?”蘇石也來了興趣,他也是看出來了,這個富弼對于文彥博的確也沒有好什么印象,推薦此人也的確是為公而不為私。 且聽他話中的意思,讓文彥博為官,其實就是讓他給龍帝國效力,甚至這一次的官職任命之中怕還是下了一個大套。 “是。”應該解釋的都解釋了,富弼就知道蘇石已經完全理解了自己,這就放松般地說著,“臣推薦文彥博為外交副總長,主要負責說服孔氏一族,讓他們為我龍帝國所用。” “副總長,說服孔氏?”蘇石是越聽眼睛越亮。 以龍軍的強大,對付其它勢力和國度,可以用征服來形容。不服就殺,服者遷移,這就是蘇石采取的最為直接的手段。 現在看來,這樣做效果的確很好。只是這樣的手段放在趙宋身上卻是不行。 怎么說這里也是漢人的祖地,憑此不服就殺這一條便是行不通的。而更多的還是想著要以德服人,以大勢壓人。 那請問,何為大勢? 說到底,趙宋的大勢就是掌握在那些讀書人的口中。往往他們說什么,就會是什么。 說白了吧,只要蘇石可以得到大宋讀書人的支持,那接下來在用兵于宋地,就會無往而不利,會少去很多的麻煩,可以更快的得到人心。 可想要說服讀書人,有一個家族就是完全避不開的存在,那便是孔氏。 自古孔氏都為讀書人的楷模 ,多數讀書人也以孔氏弟子而自居。 正因為此,朝代無論如何的更迭,但孔氏都會屹立而不倒。得權者為了得到讀書人的心,通常也不會把孔氏如何,相反還要高高的供起來,指著他們幫著自己做事呢。 得到了孔氏的支持,也就等于是得到了天下讀書人大半的支持。再做起什么事情來,就會事半功倍許多。 之前富弼就提過要找人去聯系孔氏,但蘇石手中卻沒有合適的人選。 說起來,之前對付李唐的時候,蘇石還與孔氏的嫡系之人發生過沖突。就蘇石本心而言,他是不想去聯系孔氏,在他看來,這同樣是一個沒有任何立場,只會效忠于自己,而不把皇權放于眼中的家族。若非是如此,那他所任的朝代被滅了,做為真正的忠臣是不是應該隨其而去,至少也應該反抗一番的吧。 可這些,孔氏都沒有怎么做過,這樣的人也就不會完全的效忠于龍帝國,即是如此,留之何益。 但當時富弼和不少的文臣就勸過他,即是內心煩燥,可以不用他們。可是為了大局,現在還是要用的,大不了以后在找理由削弱他們的實力和影響力就是。 小不忍則亂大謀,蘇石也就勉強同意,可有關這個人選問題,一直沒有合適之才。 現在好了,富弼推薦文彥博,蘇石聽后便感覺到極為合適。 你文彥博自認口才極佳,那便把事情交給你去辦。誠如之前富弼所 說,事情做好了,自然是蘇石有用人之識。可若是做不好,就正好借此機會收拾了他,別人也無法說些什么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