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個人只有胸襟足夠寬廣,才能夠海納百川,變得更加強大。 面對富弼的侃侃而談,蘇石發現,除了一眾武將之外,便是連跟了自己很早的商部部長周全、農代會現改為農部的王阿大、大喇叭、泥人張等人都沒有出聲反對。 沒有反對往往代表的就是默認。 蘇石能夠理解他們,也知道他們的擔心,無非就是擔心自己沒有容人之量,最終會如很多開國的皇帝一般去殺功臣,來一個飛鳥盡、良弓藏罷了。 將心比心,如果蘇石連這些異族的聽話之人都能夠 容忍的話,那是不是更加說明,蘇石也是能夠容許他們的存在呢? 局勢就擺在這里,蘇石看著這一切就想笑。 皇帝會殺功臣,那是因為他還不夠自信,或是認為自己時日無多,他這樣做,是為了子孫鋪平道路。可是蘇石現在如此的年輕,他怕什么? 心中是這般想的,蘇石卻沒有說出來,他知道,有些事情他說出來也不會有人相信,即是這般,那就讓事實說話好了。 蘇石不是不寬容之人,但是寬容并不意味著不分是非曲直,不講原則;寬容不是縱容,寬容更不能喪失原則,在原則問題上絕不能遷就退讓。 即是大家都在這件事情上不支持自己,蘇石便一副聽之任之的模樣。雖然他完全可以強行下令,把一些人法辦了,但他還是沒有那樣去做。 只有剛成立不久的龍衣衛得到了蘇石的旨意,負責盯視著一切。 作為龍衣衛大統領的馮猛,可是蘇石給救活的,他現在擁有的一切,也都是蘇石所給的。 這是百分百的一位死忠,一個一旦蘇石有了危險,沖上去擋箭而不會皺一下眉頭之人。 接到了蘇石的任務之后,馮猛便開始在暗中盯著王徽以及一些個被龍始帝點到名字的重點人物。 對這一切,王徽是渾然不知,他還為自己的舉動而得意呢。 竟然可以騙過富弼和鄭趾,這讓王徽很是生出了一種成就感來。如蘇石所猜測的一樣,曾經做過王的王徽是絕對不會甘愿成為一平民,甘愿失去一切權力。 歷史之中,王徽就是一名有能力的君主,那他自然也是不甘于平凡之輩。之前表現的很好,不過就是他的一種偽裝。當大多數監視者被撤去之后,剩下的一個班,一個十人的助農兵隊伍也很快被他「策反」。 怎么說也是當過君主的人,王徽對于人性把握的十分透徹,當他一幅苦口婆心的拉攏之后,十名原本就沒有什么文化,也沒有見過什么世面的心志不堅的農兵們就此被拉下了水。 王徽一番承諾之后,十名農兵不僅不再監視他,把他的真實情況上報,反而開始協助他打起了掩護,幫助王徽與金喜正、樸子道等人一一見面,計劃著要趁龍軍與遼軍大戰時,怎么樣在后方興風作浪,重新復國的事情。 值得一說的是,他們還找到了遼國使者耶律正德,并得到了他的支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