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為了這件事情,耶律洪基等人都是心有不忿。 他們也曾想過改變這種狀態,可惜無論他們怎么,蘇石那邊還是我行我素。現在好了,張儉給他們出了一個好主意,如果這一次真的能重重收拾蘇石一頓的話,還怕他以后不會聽話嗎? 當事情有利于自己的時候,耶律洪基等缺然不會反對,這便一個個做起啞巴,不再提什么誤會,更不會阻止朝廷向蘇石用兵。 隨著耶律仁先和張儉的站出,并了那樣的一番話之后,朝堂的風向隨之而改變。最終經過大家商議決定,對龍帝國用兵,且還要用重兵,爭取一次把蘇石給打服了。 高麗王現在不還是在蘇石的手中嗎? 那好,等打敗了蘇石之后,就讓他放了高麗王,允許其復國,到時候,高麗就會被一分為二,這樣也更有利于遼國以后對他們的控制,以及防止他們可以做大、做強。 至于接回使者耶律正德,反倒并非是多么的重要,反而成為了一個愰子,只是一個象征性的戰爭導火索而已。 朝廷上有了決議,經遼興宗同意,眾大臣商議之后,命耶律仁先為統兵大將軍,集兵四十萬奔赴龍帝國,消滅或是重創龍軍主力。 同時做出決議,遼國各州縣要積極的配合,尤其是距離龍帝國最近的遼國城池,更是要他們囤積糧草,打探敵情等任務。 ....... 保州,后世的義州。 位于千里長城的最西端,其州下之地分別有龜州、龍州兩地,屬于距離原高麗國最近也是最大的遼國城池。 以往的時候,高麗還是高麗,保州的地位就極為特殊,在這里任節度使的李門生活很愜意,每年都可以受到高麗國的一些孝敬,其中尤其以商人為最。 自從蘇石來到這里之后,他的日子就更好過了。幾乎每隔兩,都會有大批的蘇石之物從他們這里路過,運往遼國腹地。本著雁過拔毛的規則,這段時間他可是賺得盆滿缽滿。 以至于李門在想著,是不是以后自己就呆在保州,哪里也不去了。回頭拿些錢財打點朝中大員就是,相比于送出的那一部分,自己在這里所得的才是大頭。 生活是平靜的,也是讓人舒服的,可跟著朝廷的決議傳達下來,在看到大遼要出兵收拾蘇石的時候,他神色間便有些暗淡,跟著就讓人把自己最看重的幕僚張昌義給找了過來。 「s:感謝詩酒趁年華丶的打賞和月票支持,特為此加更十章,此為第十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