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阿大也很激動,甚至他都不知道是怎么從蘇石處離開的,直到他有些渾渾噩噩的回到帳中的時候,王燦和王統(tǒng)等人便圍了上來,一臉期望的看向著王阿大。 眾人只是看向著王阿大,并沒有人多嘴問上什么,便沒有七嘴八舌的事情出現(xiàn)。僅是從這一點上來看,他們這些人就很規(guī)矩。 事實也正如王阿大所說,他們這個山后王莊以前正是一軍百戰(zhàn)老兵的后代,因為宋朝得了天下,他們無仗可打之后便去了淮南落戶。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也換了幾代人,但規(guī)矩還是有的,知道什么事情應(yīng)該說,什么事情不應(yīng)該亂問。 大家都等著王阿大的消息,這一刻他們心中是有些忐忑的。 雖然說他們自認(rèn)年輕,有力氣,也有一身的功夫。但他們實在太窮了,而且餓了多日,一個個面黃肌瘦的,想要將身體恢復(fù)如初也是需要一些時日。 像是他們這樣的人,暫時看是無用的,那位白衣少爺能看上他們嗎? 這個年月,只有手中有錢,想要買一些人行伺候的活計還是很容易的。京城中就有專門的牙行,負(fù)責(zé)的就是這樣的事情。 即然用錢就可以得到,那憑什么就一定要他們呢? 這是眾人擔(dān)心的一點,現(xiàn)在王阿大回來了,王燦等人就知道,決定生死的時候到了。 “少爺拒絕了。”一進(jìn)帳中,王阿大便開口說了這么一句。 “啊...哎。” “我們早就應(yīng)該想到的,我們除了一身的功夫和力氣之外,便什么都不會,沒有要我們也是正常的事情。” “是呀,說到底,還是我們沒有本事,人家看不上我們也是應(yīng)該之事。” 宋朝重文抑武,便是在民間,百姓也不會以會功夫而自傲。相反遇到讀書人還會生出自卑之心來,這就是受了大環(huán)境的影響所致。就似是某一階斷,有鐵飯碗才是好本事,那些個率先經(jīng)商的商人反而會被人看不起是一樣的。 王燦等人一個個低頭嘆息著,有些人又不由自主的開始為以后的生計而發(fā)愁。 尤其是今天連吃了兩頓飽飯之后,這感覺實在是太爽了。現(xiàn)在讓他們在繼續(xù)的去餓肚子,他們便又不想去面對了。 看著自家子弟都有些垂頭喪氣,王阿大哈哈一笑道:“我話還沒有說完呢。少爺拒絕了你們這些年輕后生的投奔,卻要求要投奔就要我們一個莊子的人都一起投奔,缺少一個他都不會接受。” “啊?” “什么?” “這不可能吧?” 眾人這一刻皆是露出了吃驚般的表情,事情的發(fā)展與他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啊。 如果說少爺要了他們這些年輕的后生,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們有力氣,關(guān)鍵時候可以為少爺搏命,多少算是有一些用的。但全莊的人都要,這是幾個意思? 除了他們年輕的后生,其它人又能做些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