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祠堂-《問道于仙》
第(1/3)頁
在落仙鎮正東方向,有一座高墻大院,此院坐北朝南,占地極為巨大。院門臺階極高,從下朝上數,共有二十三層臺階,每層臺階皆由巨大青石板鋪就,這些青石板一眼看去便可知年代久遠,可是其上卻一塊裂紋也沒有。
走上臺階,是一個巨大的方形平臺,平臺四角各有一只石獸,石獸造型各不相同,分別是蛇、虎、雀、龜,四首之中,除了虎像呈虎嘯山林狀以外,其他三獸蛇呈盤踞俯首狀,雀呈低頭啄米狀,石龜最慘,它背負巨石,四肢著地,腦袋呈無力垂死狀。不知是否巧合,蛇、雀、龜三獸獸頭低垂方向,恰好是石虎方向。
平臺之內,除了四角的石獸以外,正中間有一巨型八卦圖,在八卦圖的陰陽魚之上,有兩根高大的石柱,石柱呈劍架狀,架著一把巨大的石劍。石劍橫放,呈東西向,劍尖上掛有一個巨大的銅鐘。只是銅鐘有一處地方很奇怪,那就是它并沒有用來撞鐘的鐘捶。
走過平臺以后,是兩扇大門,大門極大,上有銅釘共二十三顆。大門之上有牌匾,上書“祠堂”二字。
這個高墻大院就是小鎮的祠堂。
落仙鎮的祠堂和其他地方并不一樣。在小鎮,祠堂共有二十四座,這二十四座祠堂全部坐落在這個大院以內。
二十四座祠堂并非一般大小,其中有一座最大,是為祖祠,坐落在院內正中間。而其他二十三座就一般大小了,它們呈半圓狀分布在祖祠的周圍,門口皆朝向祖祠,是為小祠。
祖祠內部極大,供奉靈臺極高,靈臺上有牌位二十三座,卻并非一族一姓的牌位。在牌位之下,有一個小一點的臺位,這個臺位卻不是用來供奉血食的,因為這里供奉的是一個巨大的石錘。石錘之下有一排石桌,石桌用黃色絲綢鋪蓋,一排排貢品就放在這些石桌上。
祖祠內除了靈臺以外,就是一排排座椅了,座椅不多,不分先后,正好二十有三。
祖祠大門正對祠堂大門,其間正好二十三步,雖說不長,可是極寬,全部用青石鋪就,極為平整。
在平時,祠堂內除了守祠的老人居住在這里以外,并不允許小鎮居民亂闖,這也就導致祠堂十分冷清。可是在今日深夜,在祠堂門口的“祠鐘”被敲響以后,祠堂門口在短時間內就站滿了人,祠堂內外短時間內掛滿了燈籠,一根根兒臂粗細的蠟燭被點亮,將祠堂內外照得亮如白晝。
————
馮英在叫醒兒子李念馮以后,就跟著兒子一起來了祠堂。在讓兒子取了祖宗禮器敲響祠鐘以后,她就讓兒子給她搬了一把椅子,擺在了祖祠門口空地上距離祖祠最近的右手邊,開始閉目養神,而李念馮在送還禮器“石錘”以后,在祖祠內恭恭敬敬地上了三炷香,然后也搬了一把椅子,就放在祖祠門口,正對著祠堂大門,他先是對著祖祠拜了三拜,這才落座。
在李念馮坐下以后不久,就開始陸陸續續有人過來,在看到坐在祖祠門口的李念馮以后,他們都是先對李念馮行禮,然后就站在一邊,全程恭恭敬敬,一言不發。
在李念馮上的香燃燒了大約一半以后,祖祠外的空地上已經基本站滿了人,而在馮英的下手和對面,也已經添了大約四五十張椅子。此時祠堂雖說站滿了人,可是李念馮不開口,下邊也沒人敢說話,整座祠堂此時落針可聞。
又過了一會兒,祠堂內李念馮上的香已然燃盡,在最后一點香灰落在香爐里以后,李念馮如同背后有眼一樣,霍然起身,然后轉身對著祖祠恭敬下跪。隨著李念馮跪下,祠堂在場的無論男女老幼,皆隨他一起下跪,然后就是三跪九叩,一下不缺。
行禮完畢,李念馮起身,下邊的人隨著他一起起身,到了這時候,才有人開口詢問。
“小念馮,怎么是你敲響的祠鐘?你爹呢?難道說你爹叫我們來是為了傳位給你?可是這大半夜的,有些不合禮制吧?”
開口詢問的是一位上了歲數的老頭,他頭發胡子皆白,可是聲音卻十分響亮,中氣十足。
李念馮看到老人以后,連忙行禮,開口苦笑道:“三叔公,你就不要打趣小子了,你也知道的,小鎮非大事不得敲響祠鐘,這次是真有大事發生了。”
聽到李念馮這么說,三叔公也是嘆了口氣,開口道:“我當然知道啊,可是大家伙都來了,你父親卻到現在都沒有出面,這恐怕不合適吧?”
李念馮搖了搖頭,苦笑道:“三叔公,我只能告訴你咱們小鎮這次估計要再次動用族器了,其他的事情,只有等我父親來了才能給您說清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江山市|
苗栗市|
阜城县|
阿拉善左旗|
兴安县|
栖霞市|
青田县|
红河县|
莲花县|
南康市|
中卫市|
威海市|
长沙市|
贺兰县|
侯马市|
云梦县|
五家渠市|
拜泉县|
三原县|
舒城县|
成武县|
琼海市|
天水市|
五台县|
横峰县|
邓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教育|
承德县|
望谟县|
嘉义市|
宝山区|
织金县|
威信县|
上林县|
芦溪县|
原平市|
德格县|
京山县|
扬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