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戰一觸即發,嶺頭寨會胡語的不多,以前余人圖花在的時候還可以溝通,現在余人圖花不知所蹤,自然也就缺乏有效溝通的手段。 而這群胡人也是火氣賊大,一抵達嶺頭寨,立馬開始了進攻。 帶隊的胡人將領大手一揮,胡人士兵便開始了攻寨。 他們攻寨,連最起碼的攻城器械都沒有,直接沖著寨子底下就來了! 雖然沒有攻城器械,但不代表胡人沒辦法攻擊。 對他們而言,一般的小寨子,也不用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攻城器械! 又不是肅人那種堅固的城墻,對胡人而言,羌族修的寨墻,他們隨隨便便就能攻破! 但這次,胡人失算了。 他們本以為這支羌人部落和以前遇到的其他羌族部落差不多。 可誰知,胡人部隊還未抵達羌族寨墻,從寨墻上立馬投擲了一批短矛,其中還混雜著稀稀拉拉的箭支。 羌人和肅南的蠻族不同,由于是游牧民族,所以羌人也會射箭,而且箭術還都不弱。 只是箭支這方面被羌王城嚴格把控,對底下的寨子來說,稀稀拉拉的箭支根本成不了戰斗力。 當然,這次奚薄有羊和肅人交易中,就有大捆大捆的箭支。 不過奚薄有羊顯然是不想把那些寶貴的箭支浪費在這里,所以只是用了一般打獵用的獵箭,以及可以回收的短矛。 短矛這東西,制作簡單,投擲起來方便,殺傷力大,是羌人特有的遠程武器,一般來說是羌王城的部隊用的都是長矛,但他們這些底下的部落沒有那么奢侈,所以用的都是短矛。 此刻,這種遠程武器也就派上了用場! 胡人士兵顯然沒有預料到羌人的反抗這么激烈,但胡人也沒有畏懼,依舊往寨子底下沖過去。 雖說受到了一些阻礙,但還是有胡人士兵沖到了寨墻底下。 一抵達寨墻,胡人便拿出了他們攻打羌族寨子的辦法。 只見胡人從身后掏出了線鉤,一個個使勁往寨墻上一拋。 胡人善于使用投石索,對于這種拋擲投擲物的行為可謂是駕熟就輕,只是一個上拋,線鉤便穩穩落在寨墻上,隨后被緊緊勾住。 單個的線鉤肯定沒有什么用,但胡人自然是有辦法的。 只見寨墻底下兩邊的胡人拉著繃緊的線鉤,一個個往另一邊移動。 頓時,由于幾十條線鉤的交叉,整個寨墻上出現了一面巨大的網! 后來的胡人士兵二話不說,直接抓住蓋在寨墻上的“網”就往上爬。 這是胡人特有的攻城戰術,叫“蜂附”。 顧名思義,以交叉的線鉤組成一張張網,隨后由后面的胡人士兵順著網向上攀爬,抵達寨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