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肅國東河郡。 東河郡正好是肅國東部的地界,一條匯入川江的支流,黔河流經此地。 而此刻,東河郡這邊已經陳兵十萬,正在準備渡河。 率領這支十萬人部隊的將領叫吳山會。 吳山會原本以為守在東部,抵御武國方向可能到來的襲擊。 但不知道為何,吳山會竟然私自動兵準備進入京畿之地。 只要越過了黔河,橫穿過東河郡,就能直接抵達京畿東部。 吳山會的目標很明顯,就是京城。 帶著十萬人直奔京城而來,這不就是妥妥的造反嘛! 但吳山會卻打著清君側的口號,說是要為陛下除掉奸佞。 他帶著十萬之眾要清君側,其他人肯定不會相信,尤其是東河郡太守。 一聽到吳山會來了,他立馬帶著東河郡的官兵準備靠著東河郡郡城死守,以待朝廷援兵。 不過朝廷援兵沒來,吳山會的部隊已經把他們給突破了。 要怪也只能怪東河郡的郡城在黔河以東的方向,沒有黔河作為阻攔,吳山會毫無壓力。 在解決了東河郡太守后,吳山會便開始了渡河。 為了小心,吳山會還特地等了半天,直到派人過去確定了沒有危險后,這才開始分批次慢慢渡河。 這次行動,吳山會主打的就是一個穩字。 清君側慢悠悠的,倒是讓人十分費解。 但穩也有穩的好處,畢竟到現在為止,他都是一步步踏踏實實地走過來的,沒有任何波瀾。 隨后兩天,吳山會把士兵分成三波,依次渡河,最終全部平安過來。 過了黔河,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大舉向京城發起進攻。 而吳山會越過黔河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開始急行軍! 這個時候,吳山會開始急了,她要的就是出其不意,料敵必勝。 之前由于有黔河的阻攔,就算是吳山會急也沒用,急了也沒辦法在最快的時間沖入京城。 但現在不同了,過了黔河,前方再無天險攔路,他可以放心大膽地待著部隊往京城前行。 即便是陣型亂點也沒關系,主打的就是一個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