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花海郡,名字很好聽,但好聽的名字下,隱藏著的卻是破敗與荒涼。 前年花海郡鬧災,百姓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在有心人的攛掇下,花海郡的百姓開始起兵造反。 在一個官府都爛透的地方起義,簡直不要太輕松,于是乎,周圍兩個郡也都云集響應,短時間內,十幾萬百姓呼嘯聚集,花海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災難。 反賊所過之處,猶如蝗蟲過境,片草不生, 原本想本本分分的農民,也被反賊裹挾著離開!反賊軍也因此逐漸壯大,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境地! 后來反賊被滅,但花海郡受到的創傷卻不是一時半會能解開的! 制造了這起災難的人,在看到花海郡這幅樣子后,不知道又會作何感想。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治療完村子里最后一個病人后,邁開兩條腿又繼續離開,準備前往下一個村子。 村里人不知道這位老人叫什么名字,不知道他從哪來,只知道他救人從來不要錢,是個活菩薩。 因為這個老人總是滿腿泥濘,所以十里八村的人都叫他泥菩薩。 泥菩薩這人不愛說話,總是默默地治療病人,他只會在開藥方的時候給病人說一些注意事項。 藥也不貴,甚至都不需要買,只需要泥菩薩指點幾下,村里人就知道該上哪去找這種藥了。 都是山里人,只要泥菩薩一說,他們一準知道。 哦,原來以前大路邊常見的野草竟然還是一味藥材!誰能想到那些平時他們看都懶得看一眼的蟲子竟然還能入藥。 總之,因為這位泥菩薩的關系,原本受到戰亂影響的花海郡,似乎多了一絲生機。 泥菩薩的名聲傳遍了半個花海郡,很多村子里的人都忙著等泥菩薩來,也有很多富貴人家聽說泥菩薩醫術高超,想請他來治病。 但泥菩薩行腳并沒有固定的路線,向來是走到哪算哪,也從來不刻意去某個地方,若是有人來請,他也會委婉地拒絕。 沒人敢強制這位泥菩薩上門,畢竟泥菩薩在花海郡的威望,可沒人敢去得罪! 這天,泥菩薩正在山野間行腳,突然看到遠處溪流中有個黑乎乎的身影。 以他多年的經驗來看,這很明顯是一具尸體! 這條河流是周圍村子的飲用水來源,可不能讓尸體把河水給污染了,想到此,泥菩薩也不害怕,直接走到河邊,準備把這尸體撈上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