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臨江城甲區居民駐地。 以前暫住在臨江城甲區的百姓現在大多已經成了臨江城的正式民籍人員。 現在的甲區,收容的大多是新進臨江城的百姓。 甲乙丙丁四個大區,把那些剛剛涌入臨江城的百姓給收容下來,最起碼不至于讓他們風餐露宿。 只是住的地方雖然有了,但想獲得臨江城民籍,卻遙遙無期。 臨江城民籍的獲取已經提高了一個難度,不再像剛開始那樣簡單,這也導致了不少人只得對著民籍興嘆,暫時在臨江城做做工,填報肚子。 荀三是剛搬來甲區的流民,其實說流民也算不上。 畢竟荀三之前在丹陽郡也是有自己房子的,土地也有一塊,但小而貧瘠,從地里產出的作物還不夠他們一家吃的,日子過得是憋屈又貧困。 再加上聽說戰火已經燒到了隔壁的中平郡,馬上就要到丹陽郡了。 荀三一咬牙,變賣土地和房產,就帶著一家老小來到臨江城。 對此,他妻子一路過來沒少抱怨。 在他妻子看來,荀三放著家里好好的土地不種,非得賤賣然后長途跋涉地遷徙過來,不是有病是什么? 但荀三畢竟是一家之主,一家之主的決定,是不可撼動的! 不可撼動,但不代表他妻子不會抱怨。 總之這一路過來,荀三的耳朵都起繭子了。 索性在盤纏用完之前,他們總算是趕到了臨江城。 只是他們來的不湊巧,這時候的臨江城,已經開始收縮規模,他們想要獲取民籍的途家基本斷絕。 本來絕望的應該是荀三的妻子,畢竟一路長途跋涉過來,誰知卻沒了指望,她怎么說也該爆發出來。 只是荀三的妻子不但沒有絕望,在她看到了臨江城現如今的面貌后,整個人都愣住了。 這座拔地而起的新城處處充滿著活力,她在每個臨江城的百姓臉上,看到最多的是笑容。 那份發自內心的笑容。 而他們也被暫時安排到了甲區流民駐地。 女人之間最好八卦,在荀三出門做工的日子里,他妻子和周圍住在甲區的婦女一起閑話家常。 這越聽,就越是激動,聽說臨江城能讓孩子免費讀書,還能免費贍養家里的老人,這可是天大的餡餅,她一時間都有些懷疑真假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