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而或許是“逐火者”在基因方面的造詣高得離譜,“逐光”的人們并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適,他們的身體極為健康,在尚未進入大逃殺的過去時代,“逐光”人口的平均壽命在四百歲左右。 長壽幾乎是整個“搖籃”星系的生物們必備的一項特質。 也因此,當他們從五百萬光年之外了解到了另一種生命形態時,絕大部分人都對此難以理解。 “……這……這樣誕生的生物,還能算是原來的它嗎?” 有科學家了解到“完全變態”發育的生物后,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情。 完全變態發育是部分昆蟲的成長階段之一,這個階段終中,昆蟲會形成蛹,并在蛹內對自身進行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造,成為一種與原來外形、習性等幾乎完全不同的生物。 某種程度上說,化蛹之后的生命可以算得上是另一個物種,幾乎很難看到它和蛹之前的幼蟲的相似部分。 在銀河中,尚未有過哪個文明的種族會經歷這個過程,但這并不妨礙科學家們對此進行討論。 這是一個與“將意識上傳是否等于在自殺”相似的問題:化蛹前和化蛹后,還算得上是同一個生命嗎? 按照一部分科學家的定義,這是不算的,因為蛹中的并不是生命,甚至連生命的形態都沒有,有的只是充滿大量有機質的一鍋濃湯。 哲學意義上說,這個階段的生命其實已經死了,而后來誕生的生命,是從原來生命的尸體中“長”出來的。 現在的“逐光”文明就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他們的一位生物學家提出了一個瘋狂的想法,那就是模仿這種生命誕生過程,讓整個文明的生命們全部經歷一次“完全變態發育”,并在這個過程中將那段引來毀滅的原始基因洗去。 “你瘋了!這不一樣等于用基因手段來去除那段基因,這和自殺有什么區別?” 有人對此強烈反對,甚至連看那位生物學家的眼神都變了許多,像是在看一個想要拉著所有人自殺的末世論者。 而生物學家也十分冷靜地應對:“區別還是有的,假如完全變態發育可行的話,那至少我們還可以成長為全新的生命,而不是因為基因崩潰而暴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