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剛來到這個世界沒多久時,李文淵就聽到過“二級文明”這種稱呼。 最初名字上聽來,他以為這是這片銀河中一種劃分文明實力的標準。 他也詢問過家中的那幾位考古學家,但是得到的答復卻讓他有些意外: “這并不是用于評判文明實力的,事實上我們依舊是通過常見的產能、軍事、科技等這些方面來判斷一個星際文明的強弱。” “我們所說的‘幾級文明’,是指這個文明的發展彈性與發展上限,這種彈性與上限表現出來就是其在星際中的自然存續時間。” “一個一級文明,它發展頂天了也就只能維系萬年不到,大多數一級文明甚至都存在不了這么久就會回退至土著時代,甚至消亡。” “因為它們的資源分配、社會形態、倫理觀念、科技進步率……等等維系文明穩定的必要事務會在漫長的時間中不可避免地走向僵化、缺失彈性。” “在到達某個極限之后,一場小小的意外,就足以引起整個文明的劇烈動蕩,突然爆發的戰爭與內亂都是小事。” “最為常見的結果是整個文明退化回土著時代,與星際脫軌,大量科技與歷史遺失,剩余的幸存者掙扎求生,逐步忘卻曾經的輝煌。” “運氣好的可以在漫長的發展后,作為‘另一個文明’重新站在星際舞臺;運氣差的就直接整個消亡,成為星際中被人遺忘的一段歷史。” “也因此,文明的‘升格’是每個星際文明都遲早要考慮的事。就算是二級、三級文明,在達到極限后也必須尋找繼續向上的方法。” “而每個文明都會在達到一定的桎梏后,通過一場波及整個文明的‘進化’來為文明建立一個全新而富有上限的基礎。” “這種‘升格’與‘進化’,在星際之中被稱為‘飛升’。而這種‘飛升’進行過幾次,那這個文明就是幾級文明。” “從理論上講,所有星際文明都至少是一級文明;而所有的智械文明都至少是二級文明起步。” “但是至于‘飛升’具體要做些什么、研究些什么、準備些什么,沒有任何人知道。那些已經完成更高‘飛升’的文明,也并不愿意共享這份機密。” 星際之中對于“幾級文明”的評判標準令李文淵大為驚訝,他想不到宇宙中居然還存在這種理論,而且看上去是已經經過證實了的。 那時的他饒有興致地問了那幾位考古學家,想要知道他現在屬于什么級別的文明。 然而得到的回答都是:“您是‘失落帝國’,不適用這種星際評價。到達了您的這種地步,桎梏與上限是不存在的。唯一能夠毀滅您的只有外來因素。” 他頓時就覺得索然無味,也明白無論他拿出什么成果都會被認為是:“您是‘失落帝國’,應該的。” 那些考古學家甚至可能都把自己當成了這里的一員,對很多科技都顯得見怪不怪,想要靠他們來判斷他自己真實的文明水平已經不太現實。 于是李文淵決定選擇一個科技展現給科睿博看,通過科睿博的反應來判斷他這高達10級的科技樹中,每一段科技相當于這片銀河的什么水平。 從而大致判斷出他的發展上限與潛力。 思來想去之后,他選擇了一個最可能有關聯的科技。 【飛升理論】 【科技等級:3】 【介紹:我們的歷史在科技、政治和文化的戲劇性飛躍中循環往復。這些飛躍往往帶來激變的時代,而又隨安定的時光而來。發展至今,我們已經見證過太多次往復,為了打破循環,某種理論也應運而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