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香港導演圈的幾個導演看到內地的幾個導演組合拍的那幾個《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祖國》系列拼盤電影。隨便就幾十個億的票房。 眼熱。 所以嘛,以杜琪峰主導七個香港導演抄襲這種搞法,整了個拼盤電影名字叫《七人樂隊》… 這玩意,內地票房,慘不忍睹,首日才幾十萬票房。 不僅內地不賣座,香港本埠票房也差勁的很——首周干脆沒進前十! 不止是首周,總票房也沒進前十——排名第十的是《深宵閃避球》,票房364萬港元。(沒查到總票房,但沒進前十是真的。) 但這幫人不會認為是自己的錯,只會怪市場,怪體制… 如果真的只是市場的原因,他們的電影在香港或者臺灣應該賣的很好吧… 就好奇一點,以前的香港電影除了本土,主要賣往臺灣、東南亞、日韓,不是也活得挺滋潤。 可以繼續面向這些市場拍啊,為什么非要拉上大陸說事? 而且吧,香港電影從來就沒有自由過,最輝煌的八九十年代,香港電影主要的消費市場是東亞華語地帶,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等地,各個地區有各種各樣的限制和審查,尤其是臺灣市場! 當時作為香港電影第一大消費市場的臺灣,不只是對內容審查,就連幕后和演員都要政審! 任何與大陸有聯系或合作過的都不要,梁曉龍,梁佳輝包括劉得華都被封殺過。 當時香港電影人沒有站出來公開喊話臺灣當局,反而是勸說梁佳輝寫悔過書求原諒… 劉得華也有《黑蝙蝠中隊》。 但到了現在… 大陸成為了香港電影的第一消費市場,一不攔著你拍香港本地電影,二不攔著你跟其他國家電影合作發行,最多就是在大陸上映不自由了。 就突然有了骨氣,有了藝術追求? 這類人,沉旭東是敬而遠之的。 所以,《時光戀旅人》,他收回了劇本。 找誰拍? 這種純粹的愛情片,劇本第一,然后是湊齊帥哥、美女,導演是誰,重要嗎? …… 三月下旬,《天下無賊》轉戰bj,沉旭東也跟著劇組回了京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