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升級-《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第(1/3)頁
1635年的高雄市實際上是由三個主要居民點組成的。由南到北分別是旗津半島、鼓山腳下的鹽埕和再北面的三塊厝。
魏八尺的市政府和高雄國民學校都設在鹽埕,這里是高雄的核心區域。鹽埕這個名字其實就可以透露出這里的狀態:沿海是成片的鹽田,用來提水濃縮鹵水的“王式風車”在海風中轉動著,周而復始的提著鹵水,讓空氣和陽光將水分蒸發。
專賣局在這里設立了一個小型的鹽場,從廣東幾個鹽場遷來了一些灶戶在這里曬鹽。生產出來的鹽,一部分用來和本地生番交易土產,一部分用來腌漬食物。高雄的漁業資源豐富,山地里還有大量的野豬和野鹿,經過腌漬之后是本地的重要出口商品,大量銷往香港的聯勤食品廠。
金曉宇看著車窗外的風景,高雄的城市風貌與臨高是兩種不同的景象。這里更為蠻荒和原始,幾條主干道外兩側是一排排簡陋的木屋,望出去不多遠便可以看到成片的原始叢林和草莽。這里的城市、鄉村和荒野幾乎交織在一起,彼此之間并沒有嚴格的區分界限。
車夫配著手槍,車夫的副手背著霰彈槍。這多少讓金曉宇有些緊張--她在臨高已經多年沒有看到這樣全副武裝的車夫了。
看起來這里的治安情況不怎么樣啊。她想。
她在臺灣讀書的時候看過《賽德克》這部電影,對出草獵頭這事有了極深刻的印象。幸而高雄這里的土著并非剽悍的山地獵頭部落族群,這一帶的新港和塔加里揚都是排灣族一類的非獵頭低地部落。相對來說好打交道的多。特別是在經過初期幾次較為激烈的沖突之后,本地的土著也算是認可了澳洲人的存在,也常有貿易往來。大體上處于穩定的狀態下。魏八尺也拍了胸脯保證:高雄是安全的。
馬車沿著道路緩緩前行,高雄國民學校的位置大致在舊時空的鼓山國小一帶。當馬車終于抵達學校的時候,已是下午五點過后。過了放學的時間。這里有一多半學生是走讀的。住宿的學生還在教室里借著最后的日光讀書做作業。
高雄國民學校的外表平淡無奇,甚至有些寒酸。它的圍墻和門樓都是竹扎制成的。
看到有戴著值日標記的學生正抱著一捆捆的柴火匆匆走過,金曉宇有些好奇,便問荊楚這是在做什么?
“他們是在給火炬籠添柴火。”荊楚解釋道。
高雄的供電只有市政府和旗津海軍基地一帶才有,國民學校夜間的照明還是蠟燭和煤油燈為主。入暮之后學生們可以借著操場上的火炬籠的光線踢球跑步搞體育運動。
“原來是這樣,真夠艱苦的。”金曉宇想至少在芳草地,煤氣燈是管夠的。
校工幫著來得師范生卸下了行李,一干人或者背或扛,跟著荊楚來到校園一角。這里有一座獨立的院落。里面便是國民學校的教工們的宿舍了。
前院不大,而且是狹長,左右各有房屋,掛著“值班室”的牌子,里面居然有東西兩個門。
“這里有東西兩個院子,東院是男教工的,西院是女教工的?!鼻G楚介紹著,“兩人一間?!闭f罷將新來的師范生們交給宿管的校工,“你們幫著拿行李,分配房間!”
金曉宇打量著這處院落,通體全用磚石砌造,十分堅固不說,還設有雙層的角樓,樓頂有垛口,設有火炬籠照明。一副戒備森嚴的模樣。這高雄國民學校外面看起來普普通通,想不到里面還是另有乾坤。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皮县|
平度市|
宜川县|
岳普湖县|
金塔县|
雅江县|
定远县|
城固县|
城市|
顺昌县|
镇远县|
车险|
宣城市|
五指山市|
托克托县|
宁乡县|
柞水县|
宜城市|
重庆市|
阿瓦提县|
巩留县|
体育|
阜平县|
万安县|
丰都县|
广元市|
庆元县|
邹平县|
绩溪县|
太保市|
察雅县|
筠连县|
临桂县|
民县|
河间市|
津市市|
黑龙江省|
漾濞|
沅江市|
环江|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