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巴斯騰從未受過比文法學校更高的教育,但是卻樂意接受別人稱呼他為博物學家,立刻擺出一副阿姆斯特丹學院里老學究的姿態(tài)娓娓道來:“我發(fā)現(xiàn)這些島嶼上的土著和中國人在相貌上比較接近。比如他們的膚色、頭發(fā)的顏色還有眼睛的顏色等等。當然,如果從顴骨的高度、顱骨的形狀還有眼睛形狀等等詳細分辨的話說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哦,是嗎?我從來分不清他們的長相。可那又和澳洲人有什么關系呢?” “你忘了嗎,中國人有著迷信的各種習俗。” “哦,您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他們會因為異端信仰所以做出些另人無所理解的事情來,在巴達維亞的時候就是這樣:那里的中國人就因為他們覺得那天不夠‘好運’而拒絕做某件事。所以你的意思是因為澳洲人的迷信才導致他們不用來自阿非利加的奴隸咯?”阿爾曼德也學著表兄巴斯騰思考的樣子摸起自己的胡須思索起來。 “你猜的不錯,我的表弟,這是最合理的猜想了,其實在歐羅巴我們也有同樣的執(zhí)信:比如黑貓與女巫的聯(lián)系。我們也會認為看到黑貓是不祥的預兆,甚至有些地方的人還會燒死黑貓。那么澳洲人極有可能是認為來自阿非利加的奴隸會帶來厄運所以不愿意役使他們。” “聽起來的確很有道理,但這解釋還有一點需要明確,那就是按照你的說法,澳洲人和中國人是同樣的人咯?”阿爾曼德也是一個聰明人,很快就想到了這其中的邏輯關聯(lián)。 “以我的觀察來看,應該是這樣的,澳洲人和中國人的面部五官骨骼沒有區(qū)別,也是使用的圖案文字和拐來拐去的語言,你只能從神態(tài)上對他們進行區(qū)分。當然,澳洲人普遍更加高大健壯。女性的差別則更大。” “哦,我的表兄,你不愧是名厲害的博物學家,我就完全就看不出他們外貌上有什么區(qū)別,我倒覺得中國人和澳洲人區(qū)別挺大,他們做生意的方式就有很大不同,跟澳洲人打交道可輕松多啦。” “你說的是他們的生活方式的區(qū)別,但就外貌來說他們毫無疑問屬于同一個人種。不過你覺得這些東方人都長一樣也是很正常的。正如他們看我們也覺得都長得差不多一樣。我們的眼睛難以察覺到不同人種之間的相貌差別,這需要很多的訓練才能做到。” 說到這,巴斯滕往他那澳洲藤椅后仰了一下,能熟記和區(qū)分這些東方人的外貌一直是他引以為傲和做生意頗有助力的特殊本領。 “其實.這么多年我走遍世界發(fā)現(xiàn)新的土地和物種,讓我對物種的劃分有一點新的見解……” “聽上去非常有趣,您能詳細說說嗎?”阿爾曼德是個見多識廣之人,也見到了很多圣經上沒有提到的生物,但一直他都沒有深入地思考過這個問題,今天他的表兄這么一提就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