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峰回路轉-《加持年華》
第(1/3)頁
路上經常碰見這樣的場面:幾個臂帶紅袖章的人,用一根毛竹杠在馬路上一欄,專門檢查過往的貨車。
上次他們來滬市開的是軍用小吉普,卻沒有人攔他們。
這次乘的是貨車,一路上不知交了多少筆的過路費——
只要是個道,或過個縣境,甚至廠區、村莊,就有人設卡收費,更不要說過省境了。
見范建新的手續齊全,這些設路卡的人收取的錢也不多,三塊五塊的,多數不給收據,只是忒惡心人了。
司機卻說“不錯了,來往滬市,頂多遇到設卡收費的,若是往其他地方去,還可能會遇到劫匪……”
“劫匪?!”
“對,劫匪?!彼緳C神情肅然,說“既有真劫匪,還有假劫匪……”
范建新聽了這話,心想“嚴打還真是有必要的,不然,這成了誰的天下?”
現在他才明白,怪不得司機在駕駛室放置一截螺紋鋼……
貨車一路上磕磕拌拌,車行了將近兩天才到滬市。
范建新在市郊找了一個公用電話,給辛娟經理打了電話。聽說貨到了,辛娟經理親自開著一輛伏特加轎車,將貨車帶到“新潮”服裝商場的專用倉庫。
第二天,范建新見識到了什么是滬市的服裝銷售……
范建新和二黑子老遠就看見,“新潮”服裝商場的門前臨時搭起了一個T形臺,上面站著幾對俊男靚女。
女的穿著“幸子衫”,男的穿著“光夫衫”。
此時商店門還沒開,這幾對男女就輪流走向臺中,模仿起《血疑》劇中的一些橋段。
臺子的周圍,早已圍滿了觀看表演的人眾。
范建新一打聽,才知道“新潮”商場不僅有自己的模特表演隊,還有自己的制衣工廠,在全國幾個大城市都有自己品牌的專營商店。
這簡直就是一個服裝加工和銷售的帝國。
范建新搜腸刮肚,也沒能回憶起后世滬市有沒有一家叫“新潮”的服裝品牌。若從現在的規???,“新潮”服裝應該能發展成一家大型的服裝企業。
至于后世為什么沒有或說沒有發展成一家著名的服裝企業,其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范建新想,辛娟能要他的貨,不是看中了他提供的貨的質量和樣式,而是算定了“幸子衫”“光夫衫”這兩種衣服的加工成本,和自家服裝廠的出廠價差不多,否則也不會跟他簽那份合同的。
在巉州,生產一件“幸子衫”要18元,而在滬市這個價格肯定生產不出,“幸子衫”她給范建新每件28元,已是她的價格底線。否則,她自己生產就是了。
想到這,范建新更加渴望建立自己的服裝工廠。
憑著他對華夏后幾十年服裝“歷史”走勢的記憶,他肯定會是服裝業的弄潮兒、引領者,總是能走在時代的前沿。
在范建新愣神的當兒,“新潮”服裝商場開門了,市民像潮水似的涌入商場……
排隊買衣服的場面,比他在巉州發優惠券賣中山裝更加的火爆,可以說是尤為壯觀。僅僅一天的時間,1萬件“幸子衫”就賣脫銷,“光夫衫”也所剩無幾!
從“新潮”服裝商場的銷售情況,范建新知道辛娟肯定會仿制。他送的這批貨,只能算是初銷、試水。下一批貨送來,還要一個星期。這么好賣的貨,你能阻止住她的仿制沖動?
不僅辛娟會仿制,滬市的其他服裝廠也肯定會仿制,然后就是其他地方服裝廠的仿制。
正如他前世經歷過的那樣,“幸子衫”和“光夫衫”慢慢的席卷、流行在華夏大地上,直至像工作服似的,青年男女人人都有那么一件。
當然,這些與他沒有關系。
他不會等“幸子衫”和“光夫衫”開始到處流行了,人還陷在加工或銷售“幸子衫”和“光夫衫”中。那時,哪怕衣服再好賣,已不會有多少利潤了。
范建新和二黑子看了一會商場銷售“幸子衫”和“光夫衫”的盛況,再次來到“新潮”服裝商場的經理室。
“辛經理,沒辦法,我到現在還沒能在巉州辦理一個對公的賬戶,這次貨款暫時就不轉了,等我下次送貨來一齊轉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川县|
建平县|
汝州市|
临夏县|
乌拉特中旗|
林芝县|
定陶县|
且末县|
巴彦淖尔市|
鹤壁市|
翁牛特旗|
无极县|
黄平县|
天镇县|
屏南县|
黄山市|
崇阳县|
东平县|
荥经县|
宜良县|
汝城县|
三明市|
招远市|
上杭县|
万载县|
同仁县|
西畴县|
秭归县|
新巴尔虎右旗|
长泰县|
潜山县|
宝清县|
柳州市|
乌鲁木齐县|
理塘县|
南乐县|
五莲县|
裕民县|
沽源县|
金山区|
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