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似曾相識-《加持年華》
第(1/3)頁
巉州離滬市約莫四五百公里的路程,這個路程在后世根本不算回事。可是在八十年代,沒有高速,沒有導航,只能憑借地圖和向路人問路,走錯路很正常。
國道、省道還好走一些,行駛到縣道、鄉道,常遇到道路不通、損毀的事,只得繞道行駛。
范建新三人輪流開車,整整走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的凌晨才到滬市。
初春的滬市,籠罩在一片薄霧之中,讓范建新有了一種像是在做舊的故地重游一樣的感覺……
前世,范建新在壯年時辭去了教師的工作,在米國待了一年多,積累了一些資金。
先在省城洛市短暫的開了一家書畫裝裱店,一邊給一些附庸風雅的人裱字畫,一邊收藏一些近現代書畫家的作品;后來來到滬市,和幾個書畫收藏愛好者,合開了一家字畫鑒定拍賣工作室……
眼前的滬市,就像一件銹跡斑斑的青銅器。無論是街景道路、房舍商鋪,還是熙熙攘攘的人來人往……
讓范建新仿佛墜入歷史的紀錄片中。
隔世的差異,不禁讓范建新浮想聯翩,追憶著當年在滬市生活的一點一滴……
滬市到底是大都市,即便在改革開放初期的1983年,在這里也能看到世界上最先進的一些科技產物……
范建新一行三人,找了一家快餐店,每人花了2角8分錢,吃了一頓酸甜口味的雞腿西紅柿醬飯。
二黑子最快吃完,意猶未盡,用勺子刮著金屬飯盤上殘存的西紅柿醬,刮出的聲音讓人聽著肉麻。
“小祖宗,別刮了!這聲音聽的讓人難受…….想吃,你再去點一份。”
二黑子現在身上有錢,他們三人在來滬市時,每人身上都揣了1千元錢。十元面值的,整整1百張,后沓沓的一疊呢。現在二黑子和華偉身上揣了錢,也不覺不妥了,反而腰板能挺直了。
二黑子根本不理會范建新的抱怨,自顧自美滋滋的繼續刮盤子、舔勺子……
早飯后,三人在一處公廁的外面,一個感應自來水龍頭下,接水胡亂的洗漱一下,然后由范建新開車往南京路駛去。
華偉和二黑子到了滬市城里,猶如劉姥姥初進大觀園,眼睛像是不夠用了,看什么都稀奇。
范建新雖然不喜歡逛街,但也知道淮海路在這個年代的滬市,是商業最為繁華的街道之一。
他們在淮海路一家叫“新潮”的大型服裝商場門口停下。這時候的淮海路雖是十分的擁擠,行人摩肩接踵,但小汽車卻可以在路上隨意的行駛、停放。
根本沒有限牌、限號、限外地車之說。
他囑咐華偉用蛇皮袋各裝了十件尺寸不同的“幸子衫”和“光夫衫”,三人一齊走進商場,向營業員打聽經理的辦公室。
這家服裝商場本來就很繁忙,每個柜臺都有人在試衣服。
他們一連問了幾個營業員,當她們聽說三人是洛河省巉州市服裝廠來滬市做推銷衣服業務的,頻頻投來鄙夷的目光,就差沒罵出“鄉下人縫紉的衣服,也敢來滬市賣?!”
沒辦法,范建新拿出一件“幸子衫”,遞到她們的跟前,說是巉州服裝廠的產品,請她們看看。可哪些女營業員都是不屑一顧,對他的解說,根本不予理睬。
范建新是了解一些滬市本地人的,他們是極其看不起外地人的,尤其是看不起來自洛河省之類的窮困省份的人。而且,即便是滬市本地人,也有滬西人看不起滬東人之說......
他有點后悔,前世在滬市待了很久,沒有好好的跟當地人學說滬市的方言。
滬市的方言他基本能聽的懂,但自己說還是不太行。這還是跟前世他大學的同學姚娜娜,學的。
在滬市,你若會說當地的土話,他們就不會歧視你了。
看著幾位女營業員,對他們帶理不睬的鄙視樣子,范建新搖搖頭,暗自嗤笑了一下。遂將手中的那件“幸子衫”,拆開衣服的包裝,抖了抖,在營業員面前比劃了幾下,沖著那幾個營業員戲謔的喊道:
“誰帶我去見你們的經理,這件衣服就是誰的!”
此話一出,幾個女營業員相互看了一下,像是忽然反應過來什么,也不管她們負責試衣的顧客了,也不嫌棄他們是鄉下來的人了,爭先恐后的奔了過來“阿拉(我)帶儂(你)去!”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株洲市|
阿坝|
维西|
贵港市|
闽侯县|
锡林浩特市|
南京市|
新源县|
广东省|
班玛县|
尤溪县|
肇庆市|
和田县|
木兰县|
从化市|
扬州市|
新密市|
冕宁县|
泸西县|
定西市|
保德县|
芜湖县|
高淳县|
和顺县|
万全县|
鹰潭市|
东明县|
乳山市|
苍山县|
苏尼特左旗|
惠州市|
湖北省|
深泽县|
浪卡子县|
乌海市|
陕西省|
邵阳县|
大石桥市|
和田市|
南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