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余人隨我出發,掩護友軍。”盡管知道韓馥基本上沒留后手,張郃也絕對不可能那么快趕到這邊,眭固到底還是怕有意外發生,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 站在城樓上面的張楊看著遠去的眭固部眾以及正在剛才的戰場上忙前忙后的將士們,胸口里面一直存在的堵塞感終于是有了消失的痕跡。 “我真心待他,他又何必如此對我?” “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足吃月亮,韓馥他有聰明又忠心的部下,只可惜他自己愚蠢又短視,沒有氣吞山河的本事,卻又不甘心做一個追隨者,今日的事不是巧合,乃必然也,主公放寬心就是了。” “那我做一個領頭人,夠資格嗎?”張楊沒有直接表明對于這番話是何等態度,反而是將對話引到了自己身上。 被盯著的董昭呆愣了稍許,溫和的笑了笑,開口答曰:“恕我直言,主公武不比李傕、謀不過在下,在諸侯的排名中,必定處于末尾” 被點出短板后,張楊不知如何回復,只是尷尬的撓了撓頭。 卻不想董昭忽然來了一個轉折,“但是,主公為人正直,愛名如子、在如此貧瘠之地,卻依舊能做到盡忠職守,已是不易。另外又能與那傲慢自負的呂布肝膽相照,這些便是獨屬于你的優點。” “先生過譽了,跟奉先交好或許是我的優點,但是前面說的那些,普天之下能做到的,絕對不在少數,這其中肯定有比我做的更優秀的。”說到底,張楊對于這大漢朝的一切還是有信心存在的。 “正因為主公有這樣的想法,我等才會愿意跟在你的身邊,謀如賈文和、武說呂奉先,有這般能人異士在,主公必然能夠在這混亂的天下,搏得一席之地。” 激勵的話并沒有讓張楊升起樂意,反而略帶失落的反問:“先生是覺得,大漢再無復興可能了嗎?”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塊完整的石頭出現了裂縫,定然會隨著時間不斷擴大,大漢朝便是如此,張角鑿出了縫隙之后,董卓又將它擴大了數倍,分裂出了一道道的小裂縫,主公你就是其中之一,已經分崩離析的東西,必須回爐重造、重新打磨,才能讓其變得完整。”董昭顯露出淡然之色,并沒有因為當今大地的裂變而有負面情緒產生,不過還是在后面丟了一句:“當然了,如果主公真能做到破鏡重圓,那你可以當做沒聽見這段話。” “那自是不可能……”張楊盡顯自慚形穢,他很清楚自己的能耐到哪個水準,“先生不也說過了嗎?我身處末流,天底下但凡能叫出來名字的,都比我強,我自己也明白這一點,這漢室,能救我就幫一手,實在保不住,那我也沒辦法。” “主公目光能如此開闊,正好省的在下繼續嘮叨了。” “那是要選擇奪取天下嗎?如此一來,算我一份吧!”二人談論時,一道宏亮的聲音見縫插針般的加入其中,二人回頭看去,只見來者是一個胡子拉碴的大漢。 “想比這位將軍,就是麴義了,董昭有禮了。”并不介意麴義的突然插話,反而是恭敬的向其施了一禮,足可見董昭的文人風骨。 麴義見對方如此有禮貌,相對應的收起了嬉笑,富有力量感的抱拳回禮:“董先生客氣了” “將軍能夠懸崖勒馬、棄暗投明,必然是一名將才。” 董昭順口講了兩句奉承話,麴義只是淡然回應說:“客套話就免了吧,張刺史,之前我也說過了,韓馥是個蠢貨,所以我才借機轉投到你的麾下,泄露韓馥的計劃,就算是我的投名狀了,沒問題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