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必要的割舍-《三國:成為瑟提來搗亂》
第(1/3)頁
“袁愛卿嗎?”
劉協望著下面恭敬的劉備,又轉頭看了看旁邊想笑但是在盡全力憋住的袁紹,心中不禁在想【這兩人的關系什么時候這么好了?】
“劉愛卿,我大漢臣民中能人異士眾多,為何你偏偏選擇了袁愛卿呢?可否給朕說明一下理由?”
“回陛下,臣舉薦的理由有三,此前北平太守公孫瓚前來向我求援,但臣未有一兵一卒,當時乃是袁大人借臣五萬兵馬,隨臣前往幽州,抗擊公孫度,而直至今日,軍隊還停留在幽州,供公孫瓚調用,正是有此軍威懾,公孫度才不敢從遼西出來,臣承了袁大人的人情,此乃為其一;臣在出發之前便和袁大人約定,返回渤海之時,必定會把軍隊還給他,如今臣食言了,但是袁大人并沒有為難于我,反而還替我兄弟幾人接風洗塵,袁大人之胸懷寬大,當今世間能與之相比者可謂少之又少,這便是其二;而袁大人本身四世三公,名滿天下,卻不依靠家里,反而選擇了白手起家,自己打拼到了渤海太守一職,在他的治理下,渤海可謂是人丁興旺,兵精糧足,這更能證明袁大人絕非是庸庸碌碌的無能之輩,這就是其三。此三點就是臣舉薦他的原因,請陛下圣斷”
劉備說完之后,最感到震驚的不是各位大臣,也不是劉協,而是袁紹。
【劉備,聽說了那五萬兵馬你留給公孫瓚的時候, 如果不是許攸攔著我,我定然給你整個意外身亡,現在你又把我抬到了不屬于我的高度,我真的是…
感謝你呀!沒想到你這家伙還挺識時務的,說的我都覺得自己更優秀了……雖然那五萬人依舊讓我感到肉疼就是了】
“卿……”
“愛卿……”
“袁愛卿!”
“啊?”
望著置若罔聞的袁紹,劉協加大了聲音才將他的注意力拉了回來。
“袁愛卿想什么呢?如此入迷,朕連喊你三聲才有反應?莫不是袁愛卿累了?”
面對袁紹公然在自己面前開小差,就算劉協寬容,但還是感覺自己作為帝王的顏面有些受損了,故而才有了這一番夾雜著一些不滿的情緒在,驚得袁紹趕忙單膝跪地,進言說“萬望陛下恕罪,臣只是昨夜看兵書至深夜,有些困倦,因此才會走神,臣并非有意觸犯陛下”
或許是相信他的借口,又或許是不想把局面搞得太僵,劉協順著這個臺階下去了。
“愛卿如此沉迷學習,真乃是諸公典范也,起來吧,朕不會怪罪你的”
“謝陛下”
“只是希望日后愛卿不要熬夜,避免傷身呢”
“多謝陛下關心,臣必當改之”
感覺不到劉協的怨氣,袁紹才終于是松了一口氣。
“那不知袁愛卿,對于劉愛卿的舉薦一事,有何看法?或者說,愛卿覺得自己能夠勝任嗎?”
劉協詢問到了一個關鍵點,只見袁紹保持沉默,低頭思考了許久,才緩緩開口“回陛下,臣不會妄自菲薄,但也不會過于自大,在領渤海太守一職以來,雖然時有犯錯,但是也明白知錯改錯,臣不敢說渤海是在臣的治理之下才能有如此繁華景色,但是臣自認擔職期間也做到了兢兢業業,如若陛下愿意讓臣擔任冀州牧一職,臣勢必努力做到于之前相差無二的地步,如若陛下不愿意,臣也毫無怨言,但臣只希望陛下可以尋得一個胸懷大志的國家棟梁,如果是一酒囊飯袋,這樣勢必會讓百姓怨聲載道,更會給陛下臉上抹黑,讓天下人都覺得陛下沒有識人之能”
一番進言下來,袁紹直接把自己樹立成了一個不貪權、不慕利的君子形象,不得不說,效果奇佳。
“袁愛卿所言,足以見其赤子之心??!各位大臣,除了袁愛卿之外,你們可還有舉薦之人呢?”
劉協發話,底下大臣互相議論紛紛,卻始終討論不出一個結果來,到底還是靠王允解圍“啟稟陛下,冀州各處太守之中聰慧睿智之人不在少數,但與袁太守相比,還是有些相形見絀,臣認為袁太守乃是最好的人選,所以臣也舉薦袁太守擔此重任”
王允講了講自己的看法之后,身后的那群大臣立刻同時發聲進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柯坪县|
宁南县|
南充市|
西昌市|
石林|
玉林市|
高阳县|
手机|
德阳市|
祁阳县|
望都县|
济宁市|
浏阳市|
大冶市|
丰顺县|
天祝|
长武县|
平远县|
绿春县|
临高县|
梅河口市|
大同市|
黄冈市|
格尔木市|
涟水县|
边坝县|
垦利县|
务川|
逊克县|
河南省|
金阳县|
东阿县|
永胜县|
泸州市|
横峰县|
宣威市|
嵊州市|
龙井市|
红桥区|
平山县|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