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酈樂成覺得這件事有一定可行性,但是他又很清楚地記得,這個案子其實是有很多疑點的。 被抓兇手現(xiàn)在的身份其實是假的。 他在剛早之前,港島一起縱火案的逃犯。 跑路到了香山澳以后,改名換姓在這里生活了十幾年。 而他之所以能那么順利地跑路十幾年不被追查到,是因為他曾經(jīng)當過警察,熟知警方的查案方式。 八仙飯店滅門案案發(fā),他被抓后,承認自己是縱火案的元兇,但不承認自己殺害這十個人,咬定自己拿走他們家的鋪子和兩套房子是受害者抵債給他的,之后這一家失蹤,跟自己無關(guān)。 最后警方是以縱火案的名義將他逮捕的,而他又在獄中用易拉罐拉環(huán)蓋片的側(cè)鋒割腕自殺。 一個五十幾歲的人,一夜殺十個人,哪怕多半是老弱婦孺,也非常勉強。 很多人懷疑他有幫兇,幫兇很可能是他的親人,他逃到香山澳后是有家口的,長子都二十幾歲了,甚至有人懷疑他的確是被栽贓的,但無論如何,破案是警察的事。 酈樂成暗下決心,自己只能在保護自己的同時,盡力去嘗試阻止那一家被殺,盡了人事,其他就聽天命了。至于結(jié)果如何,他問心無愧就行。 但是,無論是后世的影視作品還是其他,都是建立在事情過去之后,大家知道了情況后才進行了改編。現(xiàn)在,酈樂成不能那么做,否則他會很危險。他要把一切做得就像一個合理的巧合:他來八仙飯店吃飯,點了叉燒包,然后看到有人上門討債,他腦洞爆發(fā),編了個懸疑故事。 只是那么簡單。 而且還不能暴露,這個故事是他編的,對,得匿名。 但這只是第一層。 還要更周全穩(wěn)健一點。 背景和設定都要模糊化,似是而非,但又很有指向性。 首先,這個人的確是潛逃的縱火犯。所以,不能把這點寫進去,尤其他還是個警察這種事情更不行,畢竟想象力和現(xiàn)實完全重合,對方很可能被嚇住,然后做出瘋狂的舉動。但又不能不寫,否則劇情不完整……所以只要說他是逃犯就行了,默認是奸殺犯之類的,不需要交代清楚原來他原來的故事。 年齡也要變,五十幾歲不行,改成三十六七歲,潛逃十年的樣子,兒子20歲,還得是潛逃后收養(yǎng)掩飾身份的。必須有家人,否則干嘛要經(jīng)營飯店?光棍,那得再編個東西模糊焦點,比如,他還跟飯店老板娘有一腿……圖別人老婆,出千下套謀財害命,作為壞人,這樣豈不是很合理? 還有這個……八仙飯店,也不能叫八仙飯店,改成八仙飯館。 地點也不能寫是在香山澳,設定在港島觀塘一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