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承乾既然出來了,那他之前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沒有什么效果了? 當然,他并不覺得當初的計謀陷害能夠讓李承乾失去太子之位,但李承乾這么快就被放了出來,未免也太出人意料了一些。 李承乾已經(jīng)走遠了,眾人這才恍悟過來,然后不敢遲疑,急匆匆的便向大殿上趕去。 早朝開始,對于李承乾的到來,李世民并沒有做任何的解釋,這讓眾人越發(fā)可以肯定,李承乾的出現(xiàn)肯說是李世民授意的,不然李世民現(xiàn)在可能就要質(zhì)問李承乾了吧? 眾人商議事情,不過因為李承乾的出現(xiàn)太過詭異,眾人對于其他事情都沒有什么心思,直到李世民說起高句麗和百濟國的事情后,眾人才終于明白過來怎么回事,因為李世民就這個問題,讓李承乾做了一個發(fā)言,李承乾把昨天在奏折上說的事情給說了一下。 他這么說完,李世民望著群臣詢問道:“諸位愛卿,你們覺得太子之言如何?” 眾人相互張望,是想要從李承乾的辦法里挑出一些骨頭來的,可是不管他們怎么絞盡腦汁的想,都沒能想出什么好的毛病來。 無他,李承乾說的這些情況,簡直堪稱完美,而這般完美的辦法,就算有一點小瑕疵,他們找出來了,也讓人覺得是在吹毛求疵,是在故意針對。 如此的話,找出來了,反而惹人厭煩。 眾人不語,不過李承乾的人卻是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 “圣上,臣以為太子殿下說的這些情況很不錯,若是能夠完全實施下來,那高句麗這些國家的舊地,早晚都是我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錯,臣也覺得太子殿下的辦法很好,簡直每一個建議,都是針對高句麗和百濟國他們的,特別是文化入侵,簡直好的不行啊,讓他們說我們的官話,寫我們的漢字,簡直是絕妙之筆啊。” “圣上,臣也覺得如此。” “…………” 太子李承乾在朝中還是有一些依附著的,而這些人站出來稱贊的時候,其他人也只能生悶氣,連反駁的余地都沒有。 李世民看到這種情況,點了點頭:“太子的辦法,的確是很好的,我大唐就按照太子說的去辦吧,太子作為我大唐儲君,能為我大唐分憂解難,還是很不錯的。” 李世民稱贊了一下李承乾,仍舊只口未提取消禁足令的事情,顯然,這件事情已經(jīng)這樣不清不楚的給揭過去了。 朝中群臣看到這種情況,隱隱就有點不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