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魯皇后蹙眉,不理解王容華這種行為。 明知道延昌帝對太子一事有忌諱,不許后妃干政,王容華還就大膽說了,說了也就罷了,延昌帝一開始不想計較,王容華不依不饒的,非逼著延昌帝早日立太子,穩固國本。 延昌帝大怒,下旨禁足。 嘉善公主宜成公主為王容華的行為捏了一把冷汗,五皇子秦渡倒是渾然不知,該吃就吃,該喝就喝。 “榮德妃為了兒子,苦心孤詣啊。” 薄鸞抱著兒子,似笑非笑。 榮德妃與三皇子起初就有聯系,江貴妃也拉攏過她,在江氏垮臺后,榮德妃僥幸未被發現與江氏的瓜葛,不然的話,失寵是必然的。 魯皇后一皺眉,“是她?” 這一點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 榮德妃低調,秦儲再得寵也不見榮德妃有個什么高調反應,沒想到也是私下干狠事的人。 薄鸞這些天一邊坐月子,一邊也搜集情報,永壽宮的動靜她是了如指掌。 “紀太后要扶持八皇子,榮德妃是那種光說不干的人嗎?” 薄鸞眼里盡是平靜。 紀太后不喜秦榮,連帶著對薄鸞也不見幾分好臉色。雖然她生下了云錦他們,但是紀太后依舊不喜歡她。 這說起來也有薄太后與紀太后的陳年恩怨了,薄鸞會了解到這些內幕還是薄夫人偷偷告訴她的。 薄鸞很像薄太后,長相像,作風也像。 薄太后年輕時入宮深得帝王眷顧,一舉生下了先帝,笑到了最后。單從姿容才情來看,薄太后艷壓群芳,獨得帝寵。 因而,薄太后自始至終是人生贏家,心態也好,教育先帝非常上心,先帝是孝順的兒子,對外家對薄太后很好。 等到了先帝迎娶紀太后入門后,薄太后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態度。 紀太后此人年輕時就愛出風頭,不管是好是壞就要說上幾句。先帝特別不喜歡紀太后這一點,要不是有延昌帝幫忙回旋,分分鐘紀太后得被廢了。 薄太后曾經因此特意提醒過紀太后要檢點一些,薄太后是出于好心,不想兒媳婦坑到孫子,畢竟先帝寡情少恩,對紀太后也不是特別在意,若非薄太后力挺,紀太后也沒機會當皇后。 薄太后的好心,紀太后非但不領情,而且懷恨在心,與薄太后面和心不和。不過是婆婆,紀太后也不能多說什么,明面上過得去而已。 到了延昌帝當皇帝后,紀太后揚眉吐氣,熬出了頭,還特意去薄太后寢宮里大肆炫耀一番,話里話外不忘嘲諷薄太后有眼無珠,看走了眼,她的寶貝孫子一路青云直上,會好好孝順她云云,激怒了薄太后。 薄太后看中延昌帝,卻反感紀太后,有時候不忘告訴先帝必要時廢了紀太后。紀太后的野心勃勃,薄太后是左右看都不喜,不然怎么會有紀太后插手干預朝政為先帝警告的事情發生呢? 薄太后也如此與紀太后結下梁子,不再與紀太后有來往。直到薄太后薨,紀太后也終于不必與薄太后有什么婆媳孝順了,各種反復強調自己的存在,連帶著薄太后在后宮的存在感越來越低,薄家也沒有了薄太后撐腰,愈發不景氣。 像薄太后的薄鸞在紀太后跟前晃,難怪紀太后得糟心。 想到紀太后的野心,魯皇后很是擔心,“皇太后不是善茬,陛下他得多費心了。” 紀太后是個見不到兔子不撒鷹的人,早年還想著倚老賣老干預朝政,被延昌帝警告后才老老實實在后宮頤養天年,含飴弄孫。 秦榮她不喜歡,薄鸞更不喜歡,有薄太后在,薄鸞注定是難討紀太后歡心的。 這些年除了榮德妃,紀太后幾乎不見任何妃嬪,要不然上次出宮祈福也就不會只帶著榮德妃了。 榮德妃有兒子,她費盡心思把娘家的孩子送給延昌帝當嬪妃,所圖不小。 延昌帝固然寵愛榮德妃,喜歡八皇子,問題在于,紀太后老而不死,他會眷顧八皇子嗎? “皇太后有皇太后的算盤,王容華投靠榮德妃,也是糊涂。” 薄鸞半笑不笑。 王容華有兒子,非得投靠榮德妃,不就是貪圖榮德妃權勢大能庇護她嗎? 當然, 不排除王容華有小心思,與榮德妃只是表面合作。 現如今王容華被禁足了,榮德妃應該會有動作。 “王容華與榮德妃,誰勝誰負?” 魯皇后問她 。 “一敗涂地,兩敗俱傷。” 薄鸞下了預判。 榮德妃看起來聲勢浩大,又有紀太后,的確是大樹,只是,榮德妃也沒這運道當皇太后。還是那句話,八皇子太小了,文武百官不放心。 “那么,我們拭目以待。” 魯皇后不想話說得太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