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孔希文胡綸學問不比何之商差,論出身背景比何之商好上一大截不說,請他們來給八皇子當太傅,也能拉近八皇子與清流文人的關系。 這個意見別人看著很好, 紀太后卻搖頭,“他們再好,也好不過何之商。何之商文武皆通,有經天緯地之才,這樣的人才,自然適合當儲兒的太傅。” 紀太后別的不了解, 單單從何之商喜提文武探花的成績來說,這個文質彬彬的書生并不簡單,而且此時此刻何之商在申州,他做的事情已上達天聽,何之商的本領人盡皆知。 孔希文胡綸再好,也只不過是書呆子,不像何之商簡在帝心,圣眷不衰。 八皇子要的是一個能在皇帝跟前說得上話的太傅,何之商剛好全都符合。 “何御史是難得的人才,我們要想方設法把他拉攏過來。” 紀家家主若有所思,“只是何御史不近女色,多次推卻婚事,陛下還答應了他若非自愿絕不賜婚,這走姻親路線拉攏,恐是無用功。” 但凡何之商松口,多的是人要給他送女兒結親 ,紀家便是其中之一。 “這個不用擔心,何御史無需走聯姻拉攏路線,也能投入我們的懷抱。” 紀太后笑道,“他與瑤光侯好事將近,若哀家賜婚,你們說,何御史就算不心向儲兒,恐也得多多照拂八皇子。” 紀家消息不流通,根本就不知道袁令超與何之商的預定關系,紀太后清楚那是她手眼通天。 袁令超何之商強強聯合,于紀太后而言有利無害,但凡她娘家有個比較合適的姑娘,她塞也要塞給何之商,偏偏就是沒有。 “賜婚嗎?” 榮德妃一驚,“這瑤光侯與何御史……啥時的事情?” “那是皇帝與皇后私底下默認的,也是皇后做媒撮合的。” 說到魯皇后,紀太后面色平靜,“這個兒媳婦,也是心眼多。” 好端端的撮合袁令超何之商,不就是要給她的寶貝大兒子拉來可靠的力量嗎? 康王愚鈍,不成氣候 ,但有魯皇后精心籌謀,也不是能小瞧的。 “皇后娘娘有這種心機嗎?”不是榮德妃不信紀太后的話,主要是魯皇后啞忍多年,也不像是那種有手段的女子 。 江貴妃得意那么久,可不就是魯皇后壓制無力嗎? 她這想法被紀太后拍了腦門,“皇后為什么默默無聞?那是她大度,不跟江氏計較,而且,江氏那時候得皇帝的恩寵,妃嬪讓她三分,皇后身后無人,膝下無子,不忍又如何?” 說句不好聽的,延昌帝可能會尊敬魯皇后,卻也不會多么把魯皇后放在心里,還不如江貴妃得皇帝的青眼。魯皇后無寵無子,寡言少語,又年老色衰,延昌帝總不至于對一個老太婆有什么愛不愛的想法吧。 被偏愛的有恃無恐,這個道理一直不變。 “也是 ,皇后娘娘沒有底氣,跟江氏對抗,不是明智之舉。” 榮德妃想起江氏往日的威風八面,現如今的窮困潦倒,也難怪魯皇后要選擇沉默低調。 “若何御史與瑤光侯成了好事,哀家這賜婚,是錦上添花。” 紀太后老神在在地打起算盤。 拉攏何之商不在一時,秦儲要想先聲奪人,最好是把秦儲推到前臺之前,也有自己的班底。 何之商是不錯的人選,有才干也有威望,他被秦儲籠絡過去,這人心轉變,毋庸置疑。 對何之商,榮德妃沒有意見,只是袁令超…… “瑤光侯與皇后交好,她母親又是皇后的手帕交,這會不會……” 榮德妃擔心自己的兒子被人背后捅一刀。 榮德妃的話不無道理,問題在于袁令超會考慮康王嗎? “不,英國公府是中立的,瑤光侯是聰明人,她知道該怎么做。” 跟康王見面那么多次,也不見袁令超有什么特殊的表示。 也是,康王無望寶座,但能擋一個簡在帝心的親王,袁令超自是不會做出任何讓人誤會的行為。 “儲兒小,要悶聲大發財,臥薪嘗膽,暗中發展,切不可高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