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卡片正面的信息就這么多。 老孟將卡片翻過來,發(fā)現(xiàn)背面并沒有標注這家醫(yī)院的具體名稱。 甚至連個院徽都沒有。 這有點怪啊。 通常醫(yī)生的名片,不都應該在背面注明企業(yè)機構的名字嗎。 難道這真的就只是一張個人名片? 還是我這幾年沒怎么來過醫(yī)院,趕不上時代了? 心中頓時疑惑萬千,可感覺花時間去想這些東西,顯然也沒什么太大的用處,干脆就先行拋在了一邊。 將卡片再次調(diào)轉(zhuǎn),隨后從褲兜之中,掏出自己的老年機。 都這時代了,依舊延續(xù)使用翻蓋手機的人,還真是不多見。 而老孟,自然就是其中之一。 他不更換的原因也非常簡單。 第一點,就是他每天靠賣破爛掙的那點小錢,連一日三餐的費用都供應不起。 有時甚至三餐都需要合成一餐來吃。 就這經(jīng)濟收入狀況,還買手機? 就平時去菜市場被多算了一毛錢,都給跟那售貨員剛上個三天三夜。 其次的話,老孟其實也并沒有想要換手機的想法。 可以說他對這方面并不存在過多的渴望。 這主要還是在于他的年齡問題。 在他小時候那個年代哪有手機這么一說啊。 假如上課時稍微走了點神,忽略了老師所講的東西,那除了放學后求助之外,就沒有任何一點可行的辦法了。 要不然你將面臨的,就是回家之后,只能眼巴巴地瞪著面前那堆積如山的作業(yè),卻又無從下手。 那樣的感覺可是非常痛苦的。 還記得老孟小時候,家里的火炕地下,有一本不知道什么年代的百科全書。 父母小時候沒上過學,這書,自然也無法閱讀分毫。 放在炕底下,主要就是怕冬天睡覺時炕下的火升不起來,把這本書給撕了扔進去,也好當個燃點使。 不過老孟在上過學之后,卻并不認同父母這樣的做法。 他認為燒書這種事情,絕對就是在暴殄天物。 說什么也要把那本書給保存起來。 后來那老兩口自然也挨不住兒子的苦苦訴求,便只好應了他的意,在他生日那天,把這本書當作禮物送給了他。 雖說這禮物在老孟現(xiàn)在看來,的確是有些太過于敷衍了事。 不過兒時時候的他,卻并不這么去想。 要知道,一本課外紙質(zhì)書本,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可有多么稀有。 倒也不能說是稀有吧。 絕大多數(shù)原因,還是怪老孟家太過于貧窮,才導致了這種連書都買不起的悲催結果。 回想起之前的往事,老孟依稀記得,那是一本名為《百科全書》的珍貴讀物。 雖說總體頁數(shù)不是很多,還有幾張已經(jīng)爛成了稀碎,不過對于當時的老孟來說,這就已經(jīng)足夠去滿足他對于課外書的極大欲望了。 就這樣,老孟硬生生的是將那本《百科全書》翻了不下二百多遍。 可能這還是說少了。 反正到最后,老孟甚至都能在不看的情況之下,對此書倒背如流,猶如探囊取物一般,沒有任何卡殼可言。 將思緒拽回,老孟看著手中那如同古董一樣的破舊老年機,也是欣慰地笑了一笑。 是??! 這就是他不想更換手機的最大原因。 講真的,他已經(jīng)對這部陪伴了他十余之載老年手機,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真實情感。 智能機? 呵呵! 那只會讓他更加偏離于這個現(xiàn)階段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 并且,就算他真換了什么蘋果,小米,甚至是華為的智能手機,他也不會用??! 講來講去,其實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想想就來氣,老孟冷哼一聲,隨后翻開手機蓋子,撥通了那張卡片上男人的聯(lián)系方式。 可將全部號碼全部輸入進去之后,老孟卻猛然發(fā)現(xiàn)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