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1991年2月28日至3月2日,北.京國際武術散手邀請賽在首都體育館舉辦。49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擂臺也更加規范。比賽在“高80厘米,長800厘米、寬800厘米”的方形擂臺上舉辦。 而說起宋代的擂臺,也是有不少講究的。 伴隨著宋代武術的發展與市井文化的繁榮,具備了一定競技特點的拳棒擂臺比賽開始出現,這主要反映在“兩兩相當”的相撲擂臺賽和棍棒較量。 宋代的相撲擂臺賽,時人稱為“露臺爭交”。據《夢粱錄》記載,當時臨安城護國寺南的高峰露臺,就是天下英雄爭交的地方,參加者都是“擇諸道州郡膂力高強”者。值得注意的是“露臺爭交”還設有獎項,如頭賞者可得旗帳、銀杯、彩緞、錦襖及馬匹等,有人還因此而獲官職。 宋代的相撲比賽在稍后的一些雜劇中有進一步具體反映。元雜劇《劉千病打獨角牛》中說,“每年三月二十八日,東岳圣誕之辰,我在這露臺上跌打相搏,爭交賭籌”,并云“再無打手啊,這銀碗、花紅、表里緞匹,就都賞你”。 《水滸傳》第七十四回中描寫的燕青與擎天柱的比賽,形象地再現了“露臺爭交”的情景。比賽時間為三月二十八日“天齊圣帝降誕之辰”,比賽形式既有腳踢,又有手拿。比試前,一個“部署”(相當于裁判)手拿竹批上得臺來,參神之后,便請雙方出場。接著,“部署”讀一遍類似于比賽規則的“社條”,內容大抵是雙方應注意的問題,如“不許暗算”之類,隨之,“部署”拿著竹批對雙方叫聲“看撲”,比賽就正式開始了。 顯然,此類比賽中已有了參賽者、裁判、規則、賞格等作為體育比賽的幾個基本要素??梢哉f,具有體育意義上的相撲拳技比賽,在宋代已形成了。 關于“棒”,《宋會要輯稿·兵》中記載:“其長等身,徑可及握,不勞遠求,指日可辦。比弓弩,則無挽拽之能否;比刀劍,則無鍛煉之工程。用之以御鐵騎,則出其右。蓋鐵騎非箭鑿鋒刃可害?!贝蟾殴靼舻脑系土奖恪⒅谱骱唵危也辉诠俑慕?,因此在“不得私蓄兵器之禁”的宋代,棍棒技藝廣泛開展于鄉村城鎮。 由于棍棒技藝在社會上的興盛,當時民間還出現了以專講俠義英雄故事為主的“桿棒”話本?!端疂G傳》有句云:“只為衣冠五義俠,遂令草澤見英雄”?!皸U棒”話本的出現,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宋代底層民眾的“尚武精神”,反映出有宋一代棍棒技藝的大發展。 “兩兩相當”的棍棒擂臺較技,是宋代使棒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話本《楊溫攔路虎傳》較為具體地敘述了當年東岳泰山的一場棍棒擂臺賽。比賽日期與“露臺爭交”相同,即三月二十八日的東岳神誕廟會,比賽設有“獻臺”(即擂臺),賽場的裁判也叫“部署”。賽前先由“社司”宣讀“社條”(規則),然后由“部署”在中間間棒,比賽開始,勝者可得利物,即獎金一千貫。 我們來看看1千貫能買多少東西,宋代1貫銅錢約等于現在的300元人民幣,1000貫大約相當于30萬人民幣,這和當初2000年散打王的冠軍獎金幾乎相同。要知道,當時宋朝的“CEO”宰相大人的月薪是300貫,打一場比賽,相當于宰相大人3個月的工資呢。在宋代打一場擂臺,便能搖身一變成為富翁,真是羨煞旁人啊。 很顯然,棍棒比賽程式與徒手的相撲擂臺賽大致相同,也具有了作為體育比賽的幾個基本要素。 比武招親,為古代的招親方式之一,由女方設下擂臺,邀請公眾參與,候選人以武功最好者獲得婚約。通常有兩種形式:一是擂主由招親的女生擔任,誰挑戰成功就成為新擂主。沒人再比試的話直接獲得婚約;要是還有人比試,武功最好者獲得婚約。 如果我們從社會、家庭人倫關系角度看,比武招親,實際上也是創造一個讓大家便于接受,給頑固包辦的女方家長一個臺階下的機會,在婚姻自主與父母包辦兩者之間來一個折中,從而借助于比武的儀式在一定的風險系數下,將女方個體有局限的自由選擇合理化。 女性比武招親往往需要具備這樣幾個條件:1.小姐的個人綜合條件出色,不滿足于一般性的被動式的婚配,而有著理想化的追求,往往引起與家長的沖突,家長遂作出了有保留的讓步,于是采取了比武招親的形式;2.小姐的父母(主要是父)相對說來較為開明,同意或默契女兒擇婿有一定的自由度,但要達到小姐滿意同時家長也能接受;3.女方往往是武術世家,因而小姐有較好的身手武功,并且對自己獲勝充滿自信心;4.女方家里有相當的經濟實力,能夠輕而易舉地解決相應費用,同時,在當地也有較大的地方勢力,不至于擔心地痞無賴的乘機糾纏搗亂;5.求親的男子不僅要求武功高超,更要在武德上能夠服人,從而在這一公開化的選拔賽當中得到鄉里較好的輿論,部分地抵消先前當地追求者的妒忌和不滿。 男性為中心文化里英雄的敘事與形象的生成,比武招親的情節單元插入,使之文學世界平添了不少喜劇的氛圍,給故事中的英雄命運增加了幸運的因素,于是整個故事遂帶有濃郁的史詩色彩。 周紹良先生就注意到,王古魯在日本見到的明末崇禎刻本《英雄譜》等三個版本的三國故事,都載有一些關索故事,其中就有比武招親母題的描寫。說是關羽與多年失散的關索母子重逢時,得悉兒子關索曾師從花岳學習武藝,接著問起妻子胡氏何以在家貧之際,還能娶得起三個媳婦,胡氏說:先過鮑家莊,遇鮑三娘,后過盧塘寨,遇王桃、王悅,皆與孩兒斗演武藝,比兒不過,愿成夫婦。于是關羽大喜。而其中有關王氏姐妹的故事,俞越《茶香室三鈔》卷三引《古今圖書集成》所錄《蘄水縣志》也稱:王氏女名桃,弟悅,漢末時人,俱笄未字,有膂力,精諸家武藝。 今日這曹家比武招親大會,曹國舅自然也是遵循著一些他已經得知的傳統,他為這最后的比武招親大會最后的獲勝者,也是準備了一些錢財的,當然,按照曹國舅的想法,這些錢肯定是準備給富紹隆的了。 說起這富紹隆,陸垚其實從一開始就不怎么瞧得上他,這還是因為富弼流傳下來的一個紙條趣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