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3-4-3陣型里的左右兩名邊前衛可以說是此陣型能否成功的關鍵,如前所述,在防守時對手都盯著中后衛與邊前衛之間的結合部空當,而這一空當能否守住取決于邊前衛的回防速度。 進攻能夠有所投入,在防守時也要不惜體力的進行回追。這對邊前衛的體能要求是十分苛刻的。除此之外,為了最大化的開發3-4-3陣型的進攻潛力,邊前衛一旦壓過半場就需要轉換自己的位置角色思維,由邊前衛的防守思維轉化為以進攻為主的邊鋒思維。另外邊前衛還要保持靠前的站位,如果不能夠給前場的邊鋒進行強有力的支援,那么邊鋒就極容易陷入孤立的局面。綜上所述,邊前衛無疑是3-4-3陣型下要求最為苛刻,也是選材難度最大的一個位置。 如果邊鋒向兩翼展開,那么邊前衛應該從內側上前接球,而如果邊鋒向中間擠壓或回撤中路,則邊前衛就會從外側前壓接球。也就是說,邊前衛和邊鋒不能在邊路同時出現,一個人在偏向中路的位置拿球,那么另外一個人就要盡可能的選擇拉邊。總的原則就是盡可能的利用好前場的空間,不能出現兩位球員同時出現在一個位置。這也是3-4-3陣型邊路進攻聯動的關鍵。 3-4-3是一套偏向進攻的陣型,因此球隊的后防線面臨對手反擊的形勢遠比陣地戰防守的情況多。因此球隊的三名中衛應對反擊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中后衛不但要有一定的1對1能力、提前預判能力、具備跑位的意識,而更重要的是,當遭到對手反擊時中后衛要盡可能的拖延對手,具備一定的一對一糾纏能力。 在以少敵多的情況下,中后衛不能輕易沖上去,因為一旦自己被繞過,身后便只剩下門將了,所以中后衛這個最后的堡壘不能輕易被對手打敗。中后衛在遭到對手反擊時,正確的策略是拖延對手,為隊友爭取回防時間。對手帶球來攻時,為了讓隊友有時間回來支援,中后衛應和對手保持一定的距離,并緩慢的將后防線向后拉,拖延對方的時間,等待隊友回防后,與隊友合力將球搶斷。中后衛需要具備這樣的行動意識和判斷力,或者也可以由三名中后衛中的一人前去應付,而處在邊路的邊中衛向中間收縮,加強中路防守。 3-4-3陣型優缺點過于明顯,這樣頭重腳輕的陣型注定不會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他在邊路的進攻優勢可以被4-3-3陣型所替代,而在前場的高位壓迫一旦被對手化解,后場帶來的打擊是災難級的。不過,如果球隊擁有兩名優秀的中場球員,那么球隊在前場的掌控力所帶來的優勢,要遠遠大于后場防守時所帶來的風險,那么球隊果斷采用343陣型也是理所應當的。 3-4-3陣型只有強隊才可以駕馭,因為只有強隊才擁有足夠的“包容度”,包容它的“頭重腳輕”,包容它對邊前衛要求的苛刻。可以這么說,正是有了強隊,3-4-3陣型才得以延續。 343陣型一大特點是增加了進攻球員,使球隊的進攻手段更加豐富,打法以傳控為主,給對手后防線強大的壓迫性。這套陣容核心是中場球員,特別是后腰要能攻善守,有一定攔截能力,還要起到串聯前后場的作用。打三后衛的球隊必須在中場就進行積極的拼搶。 當強隊面對弱旅必須要贏球的情況下,就可以打三后衛的陣型。球隊撤下一名后衛,增加一名前場球員,因為三名防守球員足夠應付弱隊的進攻,但是他們站住自己的位置,不能松懈,中場再留一名拖后的球員,可以防止對手打反擊,所以三后衛已經成為了強弱分明比賽的強隊主流陣型。 面對鐵桶式的防守,在用四后衛就顯得太浪費了,三后衛比四后衛的優勢就是前場增加了一名進攻球員,通過球員靈活的跑位可以撕開對手防線,多了更多的傳球路線,所以三后衛可以使球隊的進攻變得更加出色,攻擊性更強。 這是一種極端陣型打法,容易對對手抓住機會打反擊,所以就需要球員做到類似全攻全守,他們全場比賽必須積極奔跑和拼搶,彌補少一名后衛帶來的漏洞,對防守型球員的體力要求非常高,他們要高度緊張,防守的區域更大,所以三后衛的陣型是雙刃劍。 通俗意義上來講,343陣型由3名中后衛、兩名邊翼衛、兩名相對自由的10號球員、第1名中鋒和兩名邊鋒組成。這一套陣型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幾乎都呈現出鏡像的局面,這在世界足壇所出現的諸多陣型中都是非常少見的。如何調控全局?這是許多主教練頭疼的問題。對于一些球隊來說,考慮到整體實力欠佳,盲目給球員安排過多職責反而會導致攻防體系混亂。在此背景下,許多主教練都更加崇尚將攻防“分割化”,更通俗來說,就是讓防守球員做好防守的事情,讓進攻球員做好進攻的事情。 3名中后衛的存在讓球隊的后場控制相對穩固,在出球階段能夠有效化解對方逼搶。即便對方增加防守力量,也可以通過兩名相對自由的中場球員進行大范圍回撤,使后場成為一個“梯形”式的5人傳控體系。 有了3名中后衛作為兜底,兩名邊翼衛在進攻狀態下不用過于擔心邊路防守,可以放心前插到對方的防守三區,和前場本就存在的三名前鋒形成邊中結合。兩名邊翼衛的存在不一定意味著一定要拿球沿邊路發動進攻,有時通過無球跑動牽扯對方的防守注意力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邊翼衛一旦插入了對方的防守腹地,必然會迫使對方派出2~3人的邊路防守群體限制其進一步前插。在此背景下,相對靠近中路的三名前鋒所受到的防守壓力就會降低,邊翼衛就此通過無球跑動為中路的接應隊友創造出更多的拿球空間,無論是外圍直接遠射還是更加精妙的中路小范圍配合都是不錯的選擇。 而在中路的3人群體進攻戰術選擇中,343陣型帶來的最大優勢可以得到完美體現——由于3名前鋒可以在相對小區域中進行互相配合,對方即便布置多人防守,也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面面俱到的地步。通常來說,中鋒會第一時間向對方小禁區進行壓迫,以迫使身旁的兩名中后衛位置后撤,兩名內收的邊鋒可以輕松在禁區弧頂拿球組織,搶在對方中場防守球員到位之前輸送皮球。 正是得益于3后衛的存在,原本在4后衛體系下需要承擔諸多防守任務的兩名邊后衛將會得到側面解放。他們可以在進攻中大幅前插,甚至成為球隊的兩名邊鋒;也能在一定情況下回撤到后防線,成為球隊的兩名邊后衛,將原本的3后衛陣型變陣為防守覆蓋面積更大的5后衛陣型。 在進攻中,除了上文所提到的無球跑動吸引防守力量,邊翼衛在有球狀態下的進攻能力也不可忽視。通常來說,兩名邊鋒可以選擇和邊翼衛一起發動進攻,但更多時候也會嘗試內收到中路,增加中場的組織調度能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