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禁區,在足球術語里正確叫法是球門區和罰球區。規則上并沒有出現禁區一詞。球門區的作用,可以在球門區內任何地點踢球門球及本方任意球,而罰球區的作用則是守門員在本方罰球區可以用手觸球,球員在本方罰球區內違反規則第十二章可判為直接任意球的十種犯規中的任意一種時,都應判罰球點球。踢球門球或在本方罰球區內踢任意球時,對方應退出罰球區,而且必須把球直接踢出罰球區,比賽才能恢復。從字面上意思看此區域跟禁無關,故按照國際規則因以球門區和罰球區命名。 球門區:從距每個球門柱內側5.5米(6碼)處,畫兩條垂直于球門線的線。這些線延向比賽場地內5.5米(6碼),與一條平行于球門線的線相交。由這些線和球門線組成的區域是球門區。 罰球區:從距每個球門柱內側16.5米(18碼)處,畫兩條垂直于球門線的線。這些線延向比賽場地內16.5米(18碼),與一條平行于球門線的線相交。由這些線和球門線組成的區域是罰球區。 禁區屬于人們的誤稱,其真正術語叫球門區與罰球區。 球門區:從距每個球門柱內側5.5米(6碼)處,畫兩條垂直于球門線的線。這些線延向比賽場地內5.5米(6碼),與一條平行于球門線的線相交。由這些線和球門線組成的區域是球門區。(注意,門將在此區域并無保護特權,門將只是在罰球區內擁有用手接球的普通球員。球門區最大作用是作為發球門球時,在此區域內任意一點發球。) 罰球區:從距每個球門柱內側16.5米(18碼)處,畫兩條垂直于球門線的線。這些線延向比賽場地內16.5米(18碼),與一條平行于球門線的線相交。由這些線和球門線組成的區域是罰球區。 在每個罰球區內距離球門柱之間中點11米(12碼)處設置一個罰球點。 在罰球區外,已距每個罰球點9.15米(10碼)為半徑畫一段弧。 半圓是以點球點為圓心,以9.15米為半徑做的弧,以保證在罰點球到時候,除了罰球的都離球9.15米以上,為什么都是9.15米,而不是10米或8米呢?原來這和數學中的換算有關系。現代足球運動起源于英國,當時英制的長度單位是“碼”,1碼等于0.9144米,約0.915米。那么,英制長度10碼換算成公制長度就是9.15米。這就是9.15米的來源。 在禁區內由于防守密集,進攻球員在禁區內很難有射門前的調整時間,因此一些簡單的破門技巧就非常有必要。 當進攻隊員在點球點附近接球時,門將和后衛都在進攻隊員的附近,讓球傳到進攻隊員的后腿,然后用腳內側將球從腿后打向球門;這種破門方式的優點是不必要用太多的力量在射門時,只需要找準射門的方向即可,讓門將措手不及。 當進攻隊員在罰球區附近接到隊友的傳球,大多數情況下后衛都會去封堵進攻隊員的射門路線,如果在第一時間下射門大概率會擊中后衛; 這時候如果對方向進攻隊員快速防守過來,輕輕將球向前推晃開角度,這樣進攻隊員就可以直接面對門將了。 當隊友橫傳的時候,防守球員正緊跟著進攻隊員,試圖在進攻隊員之前截斷傳球,這種擺脫防守球員的方法非常有效。 首先判斷好球的大致落點,然后向落點前迎去,然后突然變向跑到防守球員的身后,也就是落點處接球; 而事實是,對手在防守進攻隊員時,大部分注意力都在進攻隊員身上,無法準確判斷球的落點,這時候就可以利用這點來騙過防守球員。 當進攻隊員在禁區附近帶球時,總會有后衛在進攻隊員和門將之間,這時候進攻隊員就可以通過弧線球來繞過防守球員,這種球對于守門員通常威脅比較大。 用后衛作為阻擋門將視線的人墻,使門將難以在第一時間做出撲救反應或動作,從而大大增加破門成功率。 當進攻隊員作為鋒線球員接隊友貼地橫傳時,但是距離球稍微有些遠,這時候就可以通過鏟射來處理橫傳球。 鏟射在倒地時需要注意彎曲膝蓋,滑過草皮搶射破門。 雖然這個動作雖然很簡單,但是在比賽中很多球員還是掌握不好這個技巧,因為他們下地慢,總是會差一點距離。 當進攻隊員接橫傳球時,點球點附近已經有隊友去接應了,這時候進攻隊員需要在后門柱位置靜靜等待機會,這時候進攻隊員只需要注意不要越位就可以。 一般來說橫傳球有很大概率越過點球點位置,直接落到后點位置,因此在后點守株待兔也是一種聰明的跑位。另外一個原因是防守球員很難防守身后的球員。當進攻隊員在禁區被對方防守球員,進攻隊員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兩個后衛之間,這通常會導致兩個后衛溝通不足出現漏人的情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