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些對3個前衛(wèi)的說明已經很清晰了,要能上還能下,希望跑死驢、猴三和潘那多利要牢記在心。兩個邊前衛(wèi)要在進攻的時候變成兩個邊鋒,防守的時候是兩個前衛(wèi),我們現在是基本是鋒沒有衛(wèi)了。兩名后腰分工要明確,最好一個占據中路形成防守的第一道屏障,另一個多加強橫向跑動,起到接應的作用,防守時要補中后衛(wèi)和邊后衛(wèi)之間的肋部,進攻的時候可根據情況兩后腰一上一下,在我們隊里龍龍可以側重于防守,肉肉可以側重于進攻,進攻時兩個腰是發(fā)起進攻的開始,少帶多傳,注意將球分邊,兩個邊前衛(wèi)一定要注意拉邊接應。 防守時兩個腰要及時回位,看死對手中場進攻核心,丟掉位置時,盯人中衛(wèi)(大頭)一定要補上去,托后注意對手前鋒打反擊。四個邊后衛(wèi)不用多說了,可根據情況采取平行占位或清道夫+盯人中衛(wèi)的配置,跟442的四后衛(wèi)差不多。 4-2-3-1陣型,是一個極具隱蔽攻擊和靈活攻擊的陣型。利用單前鋒這個支柱點做依靠,用身后的各個隱藏的殺手進行攻擊,這個陣型進攻的隱蔽性強、手段豐富,有著突然進攻的效果。三名攻擊型中場在對方的危險地帶通過各種換位和配合進行有效攻擊,從而達到攻破對方球門的目的。雙后腰在防守的同時,通過自身特點有效地參與進攻,豐富了進攻手段,逼迫對方將防線后撤,從而更好地奪取中場的優(yōu)勢和主動權。這也符合現代足球全攻全守的思路,大大提高了足球比賽的觀賞性。 這個陣型對攻防的要求非常高。后衛(wèi)線上尤其對兩名邊后衛(wèi)的要求比較高,必須是能攻善守的全能球員;中場對雙后腰的要求更加苛刻,其中一名必須有出色的體能和防守奔跑能力,主要負責中場的防守,另外一名需要有出色的盤帶傳球能力和掌控比賽節(jié)奏的能力。對兩名邊前衛(wèi)的傳中能力要求相對較低,但是必須有出色的內切突破得分能力。而作為4-2-3-1陣型中的前腰則是這個陣型中的靈魂,不但要具備傳統(tǒng)前腰的組織傳球能力,還要有相當強的自己得分的能力,可以與前鋒一同分擔進攻得分的壓力。整個中場的分工非常明確,兩名后腰主管防守和連接中前場,三名進攻型中場要配合單前鋒主攻。由于采取的是單前鋒,因此中場分擔了更多的進攻責任。在這個陣型里,前鋒必須是搶點好,護球好,可以背身拿球并且有得分能力的強力中鋒。 因此,4-2-3-1陣型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大家認為的防守陣型,而是一個可以在攻守轉換中始終保持著極具威脅的火力的陣型,穩(wěn)固的后場防守也可以使得左右邊后衛(wèi)可以充分前插拉扯、參與進攻。 總體來看,4-2-3-1的陣型優(yōu)點,防守很穩(wěn)固,5名中場讓球隊在中間地帶擁有強大的控制力,從而減少后防線的壓力。 控球率高,而且傳接球方面,隨時都能形成三角站位和傳遞。邊路進攻,因為中路的強勢讓邊后衛(wèi)有機會大幅度前插參與進攻。防守覆蓋,四名后衛(wèi)可以很好地覆蓋防守區(qū)域,而且可以隨時加入邊路防守。進攻靈活,3名進攻型中場再加1位前鋒,前場進攻選擇性多,攻防轉換靈活。而這個陣型的缺點也比較明顯,3名進攻型中場在無球狀態(tài)下需要承擔起一定的防守任務,很多時候這其實只是教練的一廂情愿。邊后衛(wèi)確實可以充分利用邊路的空擋前插進攻,與此同時他們身后也容易被對方的反擊打穿。3名進攻型中場在攻擊時需要全力支援前鋒,以防前鋒被對方孤立。對球員的戰(zhàn)術意識有一定要求,需要良好的位置感來控制球場空間,尤其是在球隊領先的情況下。 此時樊樓隊場上的隊員分配,潘文將孫天放到了后腰的位置上,單前鋒依舊是吳迪,而李昊則處在中場的位置上。這樣一來,孫天既可以對王一進行協(xié)防,也可以針對王達和曾番的配合做出反應,或許后腰這個位置,才是最適合孫天這樣全能型的后衛(wèi)的位置。同時,李昊從之前后腰的位置變成了中場,回到了自己熟悉的位置上,再加上這下半場獲得開球權先進攻的是樊樓隊,李昊的作用就變得更大了。 對于李昊自己來說,他對自己上半場的表現是非常不滿意的,既然下半場獲得先攻權的是樊樓隊,自己一定要將上半場出現的劣勢給扳回來。 “下半場的比賽看來會更加激烈。”解說臺上的折克行說道“樊樓隊現在的這個陣型并不是完全的防守陣型,他的攻擊力也很強,只要三名中鋒跟吳迪形成配合,而皇天隊那邊后防線也就只有三名后衛(wèi),樊樓隊對皇天隊球門的威脅還是巨大的。最主要的,就看這三名中場配合著兩個后腰要如何突破皇天隊五名中場的防線了。” 所有人嗎,包括在場觀眾都十分認可折克行的這一番言論。 隨著主裁判展昭的哨聲再一次響起,下半場比賽正式開始。 /75/75022/27069249.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