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身體素質對抗戰術-《北宋大相公》
第(2/3)頁
“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而他所說的危難就是仁宗重用武將狄青為中央軍政長官,所以他建議當務之急就是罷免狄青的樞密使一職,將他逐出京城。
不止文彥博和歐陽修,還有一些居心叵測的文臣捏造了“漢似胡兒胡似漢,改頭換面總一般,只在汾河川子畔”的讖語,說狄青有謀反的可能,所以力勸宋仁宗除掉狄青。
終于,在文彥博、歐陽修等人的再三刻意誣陷下,宋仁宗終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了,準奏調派狄青出任陳州通判,但狄青這時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像往常一樣去中書省上班。被告知調任之后還天真地問發生了什么事,文彥博奸笑說,也沒其他,只是皇上猜忌你。
這一招很險惡也很歹毒,和王侁逼死楊業的“得非有他志乎”一個套路,其實就是說皇帝擔心你謀反。這可是株連九族的大罪啊,聽到這話直接嚇得狄青半死。
文彥博等人還不滿足,等狄青到達新的官邸后,他們故意每個月派遣使者來“安撫”狄青兩次,其實就是嚇唬狄青,不斷擊潰他的心理防線,狄青被這些文臣精神迫害了半年,就在害怕和驚恐中死去,享年49歲。
其實,宋太祖、太宗對武將的打壓還主要出于帝王防范功臣的心理,但后來卻漸漸失去控制,成為了文臣作為統治階層的利益既得者的一致價值觀,如果武將得勢,哪還會聽他們這些文臣的話,還哪里有他們文人的立足之地?
而且,行伍出身的狄青竟然能在短短十年間就一躍而成為中央的最高軍事主管,這讓那些寒窗苦讀數十年還辛苦在宦海中掙扎的文臣們極度不平衡,他們不能容忍一個被欺壓的階層反過來壓在他們頭上,即使這些將領保衛著國家。
于是,重文輕武的一個開頭逐漸促成了宋代非常畸型的文武關系,文臣作為權力的既得利益者對武將進行嚴厲的打擊和迫害,以致最后有能力的將領都死差不多了,這樣的宋朝怎么會不亡。
雖說現在宋夏之間還未開戰,但是上到高官大臣,下到平民百姓都知道,當兵的是不會有什么前途的。所以,與其說他們對于現在的這一支蒼鷹隊不怎么了解,倒不如說他們不想去了解。不過,顧亮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個局面。
前三場正式比賽,顧亮可都是作為維持秩序的小隊長的身份出現的,而且他精準猜到了每一場比賽的勝負關系,這讓百姓們覺得,這個蒼鷹隊,在顧亮的帶領下說不定在今天這場比賽當中可以輕松取勝。
而作為他們的對手,雄獅隊,顯然百姓們會更加熱愛和支持一些。雖說今天場上的結果是五五開,大部分百姓也都是持觀望態度,但是從足彩的購買傾向上來看,基本上會有五成多接近六成的百姓還是購買了雄獅隊能夠獲得比賽勝利的足彩。
原因很簡單,倒不是因為曹誘或者曹家的身份在其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相反,原因正是場上的那兩個,他們身邊無比熟悉的人。
也就是通過新蹴鞠,不單單改變了自己的身材,還改變了自己內心的兩個雄獅隊的活寶,鄒凱和陳峰。
這兩個人因為身形比較奇葩的原因,其實早就已經成為了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人,而這正式曹誘當時不顧反對將他們拉到雄獅隊當中的原因,曹誘相信這個運動,是可以改變這兩個人的。事實證明,現在鄒凱和陳峰,已經成為了雄獅隊絕對的核心隊員。曹誘就是要用他們兩個的例子告訴所有百姓,只要他們也練習蹴鞠,也是可以達到這兩個人的效果的。
當然,曹誘做這些更多的也是為了實現陸垚舉辦這個蹴鞠大賽的初心,那就是提高全民體質,不過現在看來,觀眾們好像更關心他們能夠通過這個蹴鞠大賽利用足彩賺到多少錢,這多少讓陸垚也覺得有些哭笑不得。
正是因為跟鄒凱和陳峰私下的交情,再加上這兩個人平時就是自己身邊隨時能夠看到的人,對于觀眾們來說自然是多了一份親切感,所以,更多觀眾選擇支持雄獅隊也是有他們的道理的。
“陸垚,這場比賽你更看好誰一些,總不能兩個隊伍的實力真的是差不多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