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六十四章 說服-《北宋大相公》


    第(1/3)頁

    陸府,陸盱書房內。

    面對著自己的父親,陸垚沒有選擇隱瞞,他將自己心中的話全都告訴給了父親。起初,他確實是十分喜歡韓韞玉,要說是一見鐘情的程度也不為過,不然他也不會在已經悔婚之后重新和韓家訂立婚約。

    而后韓韞玉的表現也是讓陸垚滿意的,她作為一個大家閨秀,竟然可以拋頭露面,直接當著曹家人的面跟陸垚表明心意。那個時候,可以說陸垚是最愛韓韞玉的。不過,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陸垚漸漸發現這韓韞玉似乎跟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樣,二人甚至于可以說是漸行漸遠。陸垚越來越覺得,她喜歡的并不是自己這個人,而是自己寫出來的石頭記。至于那石頭記寫的到底是什么,陸垚再清楚不過。或許是上天想要讓陸垚看清楚這韓韞玉對自己的感覺到底是什么樣的,所以安排了一出棠溪故意將文稿給送錯的事情,后來的結果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韓韞玉對著陸垚原創的小說大加指責,說這東西她根本就看不進去,更是直接不相信這種小說會是陸垚寫出來了,這可是著實傷透了陸垚的心。為了確定韓韞玉的心,陸垚親自去跟她見上了一面,并且詢問韓韞玉,到底是出于何種理由才嫁給的自己。而從韓韞玉那里的出來的結論,更是讓陸垚有些大失所望。原來,韓韞玉喜歡的只不過是自己的文采罷了,并非是自己這個人。既然她不喜歡自己,自己又何必強人所難呢?于是,韓韞玉也就漸漸淡出了自己的視野。

    與此同時,曹菡的身影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出現在陸垚的視線當中,她有著和現代女子一樣的愛情觀念,認為嫁人就是要嫁給一個自己喜歡的人,不然婚姻是不會幸福的,所以,她是不會隨便聽從父親曹國舅的命令嫁給一個陌生人的。而且曹菡性格直爽,比起韓韞玉的小家碧玉,陸垚覺得婚后發生矛盾的概率,和曹菡會小許多,因為曹菡什么事情都喜歡說出來,不藏著掖著,這樣就算是發生了爭吵,二人拌嘴幾句,事情過后誰都不會記得。但是韓韞玉就不一樣了,女人心海底針,這六個字體現在韓韞玉身上可以說是再清楚不過了。本來陸垚是以為韓韞玉非常喜歡自己,他也感到十分開心,可是當真正詢問她意思的時候,陸垚才知道,韓韞玉不過是對于父母的決定順水推舟罷了,就算陸垚寫不出石頭記這種驚世駭俗的文章,韓韞玉還是會聽韓永合的話,嫁給一個完全陌生的陸垚,這是讓陸垚非常失望的原因。

    雖說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在西周時期,婚姻成立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能夠締結婚姻的實質要件有三個,或者說是古代婚姻制度的三原則。“一夫一妻多妾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為婚姻締結的法定構成要件,在古代婚姻關系的建立上必不可少。

    《禮記昏義》說:“婚禮者,將合兩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古代人認為婚姻締結的目的,除了綿延子孫,世代傳承以外,還具有“合兩姓之好”的功能。也就是說,婚姻不僅是男女之間的私事,同時還涉及兩個家族之間聯合。當時人們很重視“附遠厚別”的擇偶標準,通過與其他家族聯姻的方式,從而實現與其他家族結盟,有利于本宗族壯大和發展。歷史上很多朝代都有公主外聘他國的“和親”例子,其原因就在于此。

    《詩經》曰:“娶妻如之何,必告知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禮記》中也有記載:"男女無媒不交。"意思是說,娶妻必須經過父母同意,并且經過媒人介紹,否則就是違法行為。《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意思是說在古代,如果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擅自成婚的,會遭到到父母及他人的鄙視和唾棄。西周以后的朝代一般都通過立法加以規范,比如《唐律疏議》規定:“為婚之法,必有行媒”。《大明律》也規定:“嫁娶皆由祖父母父母主婚,祖父母父母俱無者,從親主婚,其夫亡攜女適人者,其女從母主婚。”這些法律規定說明整個封建社會都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則的。

    西周時期,官府還專門建立了媒氏機構,據主《周禮》記載:"媒氏,掌萬民之判。"媒氏的重要職能就是處理民間的婚姻問題。到了南宋,甚至還出現了“官媒”,專門為皇室辦理婚姻事宜。而在元代,媒人制度進一步規范,開始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媒人在當時社會中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工作,朝廷非常重視,元朝官府對從事媒氏工作主體資格、業務能力以及職業規范都做出了詳細要求,而且還組織官方培訓。到了明清時期,媒人除了負責媒妁工作之外,還具有了衙役身份,承擔起看管和押送女囚犯的工作。

    正是因為這種封建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所以陸垚才會更加欣賞在這個時候十分崇尚自由戀愛,想要找到一個真心喜歡的人嫁了的曹菡。在曹菡看來,自己到底喜不喜歡這個男人是第一位的,還有就是兩個人會不會有共同的愛好和話題,這也十分重要。湊巧,陸垚身上具備很多話題,二人都喜歡武功,對于在女子當中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曹菡,陸垚是第一個讓她吃虧的人,所以就開始對陸垚印象深刻。可能一開始的時候是討厭,但是你每天都去想一個你討厭的人,想著想著,這種討厭也就變成了喜歡,曹菡從一開始覺得陸垚是一個欺負女子的人,后來變成覺得陸垚是一個功夫比較厲害的武術家,這就是一種明顯的轉變。從那之后,曹菡跟陸垚的交集開始變多了,她愿意為了陸垚去改變自己,穿起裙子,留起長發,不得不說,陸垚雖說到了古代,但是他的審美觀點還是沒有變,曹菡之前一直將頭發盤起來,不過唯獨就是那天,她穿了一席白色的裙子,將頭發散開,陸垚不得不承認自己對于長發及腰的女子真的是沒什么抵抗力,而且那種打扮的曹菡,舉手投足之間絲毫不遜色于韓韞玉,甚至于當天晚上的夢中,陸垚都出現了那樣的曹菡。

    曹菡那是特意為了陸垚打扮的,陸垚心中清楚的很,所以對曹菡的愧疚也就更多了。而二人之間另外一個共同話題,就是小說了,和韓韞玉那種性格不一樣,曹菡是不太喜歡看石頭記這種小說的,偏偏她對陸垚自己寫出來的小說大加贊賞,甚至已經到了催更的程度,這一點讓陸垚十分開心,這可是自己穿越到這里之后開始創作的第一本小說,而到現在為止,其實除了曹菡,陸垚也有將自己原創的小說拿給身邊人看看,他本想著如果大家都覺得這文稿還過得去,在自己的石頭記完結之后,讓印刷廠開始刊印自己現在的這個原創小說。

    陸垚將文稿先后給潘文、曹誘、陳晨、蘇軾、蘇轍、還有韓文遠都看過,不過這些人,不管是沒什么文化的潘文,還是說大才子蘇軾,或者是為官的曹誘,都覺得這陸垚原創出來的小說實在是沒什么營養,要么就是看不懂,要么就是不看好它發表之后的銷量。而唯獨只有曹菡,每一章節都看得津津有味,到了后來曹誘每次見到陸垚得時候說的第一句話都是,我妹妹又讓你快點更新小說。

    所謂愛屋及烏,就是這么簡單的道理。如此這樣一對比,曹菡和韓韞玉之間的差距就越來越大了。因為曹菡喜歡陸垚,所以陸垚寫出來的這個小說她也會喜歡,而因為石頭記才對陸垚有些仰慕的韓韞玉,說到底也只是仰慕,不會因為這種情感而喜歡陸垚創作出來的其他的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這就是本質上的區別。那么到底是要選擇一個仰慕自己的韓韞玉,還是說陸垚和對方都對彼此有感覺的女子呢?這個答案十分顯而易見。

    陸垚將自己與韓韞玉還有曹菡的故事挑著能說的,都告訴給了陸盱,陸垚表示,自己這一段日子以來,第一次感到非常悲傷和無助,就是因為曹菡,所以,自己已經認定了和曹菡之間的感情,這次比武招親大會,是絕對要參加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