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毫無懸念的比賽-《北宋大相公》
第(1/3)頁
一夜過后。
陸垚和韓韞玉的婚事就這么定下了,今天早上起來,陸垚就看到母親言氏在府內開始忙活起來,不用多說,自然是為了陸垚跟韓韞玉的婚禮籌備。不過因為陸垚對韓韞玉的感情發生了變化,所以這些事情他也就不想過多的去過問,如果不是考慮到對自己仕途的影響,陸垚可能真的會第二次撕毀跟韓家的婚約。不過,人不能太自私,就算陸垚不為了自己的仕途去考慮,但是他也要為陸家,也就是作為戶部侍郎的陸盱去考慮。
而陸盱呢,昨天他在跟韓文遠談話的時候其實也發現了陸垚的異常,按照常理來說,這種商議關于婚禮的事情,作為新郎的陸垚應該說是要完全參與進來的,更何況在陸盱看來陸垚既然能夠為了韓韞玉將毀掉的婚約給重新修復,就說明兩個人感情是非常深的。這種情況下商議婚禮的事情,陸垚應該是要表現出極高的熱情才對,只不過,陸垚卻將所有的事情都交給父母做主。這種做法倒是沒錯,只不過陸盱總覺得哪里不太對,在婚禮這件事情上,陸垚的處理方法和態度跟他平日里的處事作風完全不一樣。陸盱不知道的是,其實陸垚現在已經開始醞釀起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地點跟陸盱說說他跟曹菡的事情,包括他對于韓韞玉的失望。畢竟陸盱和陸皓兩個人都是沒有納妾的,不知道當陸盱聽到陸垚真正的想法后會作何反應。
因為有家里人幫著忙活婚禮的事情,陸垚今天倒是閑下來了。比賽那邊,下一場比賽的解說員應該換成楊濤、蘇轍以及陳晨了。陸垚覺得這是鍛煉楊濤情商和口才的一個絕佳的機會。畢竟之后楊濤是要被派到火鍋店做大堂經理的角色,少不了跟人打交道,現在去做解說正好可以鍛煉一下楊濤。
而比賽這邊呢,在陸垚看來,第一輪的四場比賽當中,可以說這第三場比賽,是毫無懸念的一場比賽,以致于昨天足彩站派人來跟陸垚了解賠率的時候,陸垚給到了文遠隊獲勝一個非常低的賠率。畢竟兩個隊伍的實力放在那里。文遠隊之前在熱身賽中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以徐昌為首的核心三人組,可以跟曹誘的雄獅隊打得不分高下,而且,至少在新蹴鞠大賽的教練專業程度方面,韓文遠還是有兩把刷子的。所以,其實陸垚更期待的是文遠隊會不會在第二輪跟雄獅隊再度相遇雙方真正一決高下。
而他們的對手旺財隊,應該說是這八支隊伍當中公認的實力最差的一支隊伍了,這一點毋庸置疑,所有人都是這么認為的。原因也很簡單,要說看一個隊伍有沒有實力,首先要看的就是他的隊長,也就是蹴鞠隊伍的帶頭人。
旺財隊十分特別,他們的教練員和隊員其實是一個人,不過跟草根隊那種由陳晨一個人擔任隊長、教練員、帶頭人的隊伍還不一樣,旺財隊的帶頭人是一個絲毫不想管這支隊伍死活的大商人,張茂才。起初,張茂才要報名參加這次新蹴鞠大賽的原因,就是看重了鳥巢體育場的地方,可以讓自己的客棧大賺一筆,雖說后來皇帝趙禎讓張茂才吃了啞巴虧,但是外城區他還是有一個客棧正在經營賺錢。比起比賽的勝負,張茂才更看重的是通過自己的這次比賽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少的收益,順便也是賣韓永合一個面子,畢竟朝中的關系還是要打點好。所以,這種態度的參賽隊伍,基本上就是個一輪游的隊伍。雖說在觀看完之前的幾次熱身賽包括第一場正式比賽后,張茂才對新蹴鞠這個項目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但是說到底那也只不過是個人愛好樂趣罷了。張茂才這樣的大商人是肯定分得清愛好和事業的區別的。更何況現在張茂才還有了新的工作,那就是跟陸垚合作的火鍋店的宣傳,讓他就更沒有時間去操心比賽的事情了。
說起古代的客棧,其實也是分為國營和私營的,比如趙禎之前強制收回的張茂才的歸路客棧,現在就應該算是國營客棧,也就是官營客棧了。
官營旅館產生于周代,《周禮》一書對西周的驛亭傳舍制度有詳細的規定,國野道邊每隔10里、30里、50里分別設置廬、宿、市,提供住處、飲食、馬匹和糧草等,這些驛站主要是供傳遞公文消息和諸侯朝覲使用,有“連鎖化”的傾向。
秦漢時期出現的“驛傳”或“傳舍”就是對西周驛亭傳舍制度的繼承,專門接待官差。漢代旅店種類增加,長安城里修建有140多所“郡邸”,即各郡或各王國設在京師的辦事處,類似現代的駐京招待所,一般不對普通百姓開放。晉朝時,官營旅館主要分為“驛”和“亭”,每40里設“驛”,每20里有“亭”,除供過往官吏食宿,也開始對百姓開放。
三國兩晉時期,政府意識到旅館帶來的豐厚利潤,開始下令進行整頓管理。曹操專門頒布“客舍令”,促進旅館業的發展。晉武帝曾下令開設新旅店必須“近畿輻湊,客舍亦稠,冬有溫廬,夏有涼蔭”,讓客人有賓至如歸之感。
唐代旅館行業發展也十分興盛,韓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途中見寄》云“府西三百里,候館同魚鱗”,集中反映了唐代客棧行業發展的盛況。長安、洛陽市區內擁有大量邸店,主要用來接待四方商賈。
北宋時期官方旅館分為“驛”和“館”兩類。宋代旅館業實行“符驗”制度,前來住宿的人員必須有相應的身份憑證。北宋對旅館行業實行統一化管理,還體現在統一印制“店歷”上,用來登記過往驛使和郵差名字、入住時刻、郵件數等,印好后蓋印發給各個遞鋪使用。
古代旅館不但是供國內人員使用,還專門為國外來賓提供服務。漢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代建造“蠻夷邸”專供外國使者和商人食宿。南北朝時洛陽還開設有“四夷館”,招待外國的貢使和客商。隋朝建制的“典客署”則用于招待西域各族和日本諸國的客商和使者。宋代接待外國使臣的官辦旅館主要是“館”和“驛”,比如“班荊館”“都亭驛”“來遠驛”“同文館”等。明代時,北.京設立“四夷館”專門招待國內各民族和外國使者,并允許其在館內貿易。清代,有專門接待蒙古貿易商隊的“貨棧”“駱駝店”。
私營旅館包括城市旅館和家庭旅館等。城市旅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的“謁舍”,這些旅館數量眾多,分布很廣泛,面向的對象主要是在城市里生活的下層人群。《漢書·食貨志下》中謂“工匠醫巫卜祝及它方技商販賈人坐肆列里區謁舍”,指的就是這些城市小旅館供普通下層人民居住。魏晉時期民間旅館高度發達,而且許多寺廟兼有“客舍”的用途。家庭旅館一般設在偏遠的山區或者農村,規模較小,設施簡陋。
唐宋以后,社會經濟發展,人員流動更頻繁,旅館的分工和接待對象的劃分更明確,專門接待學子一般起名“狀元店”“高升店”,寓意士子參加科舉順利。專門接待商人老板多起名“廣源店”“萬隆店”,古人愛討口彩,這樣的店名很容易贏得客人的青睞。那些接待一般旅客大多起一些比較吉利順口的名字,比如“悅來店”“吉順店”等。清代還出現一種“雞毛店”,主要用于接待窮苦的勞動人民,就是沒有被褥,全靠鋪著厚厚的雞毛保暖,夜晚不能翻身,不能伸腿。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商貿結合新的旅館經營方式。南北朝時出現邸店,它不僅供客商飲食和住宿,而且還提供存貨和交易的場所。宋代出現了專為客商存貨的貨棧“榻房”,專供商人儲存貨物、車輛、行李等。
第(1/3)頁